金腹大嘴霸鹟

Golden-bellied Flycatcher Myiodynastes hemichrysus

金腹大嘴霸鹟(英文名:Golden-bellied Flycatcher,学名:Myiodynastes hemichrysus),是雀形目霸鹟科大嘴霸鹟属的鸟类。体型较大、声音响亮的霸鹟科鸟类,分布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西部山区云雾森林中。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黄色腹部、深色面部和白色头部条纹,常被与大食蝇霸鹟混淆,但可通过白色髭纹而非白色喉部加以区分。主要栖息于较高海拔。

外形特征:体长约18-20厘米,体重约41克。冠部和颈背呈暗灰橄榄色或深灰色,有黑色细纹,额部较淡,头顶有半隐藏的黄色斑块。上体橄榄绿色,臀部和尾羽覆羽绿橄榄色,翼部暗灰褐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边缘呈肉桂色,翼上覆羽边缘肉桂色或肉桂白色,尾部深灰褐色。下体黄色,喉部更接近金黄色,胸部有模糊的橄榄色条纹。幼鸟缺乏黄色冠斑,上体颜色更偏橄榄绿色,下体较淡,具肉桂红色边缘。

鸣叫特征:主要鸣声为尖锐而带鼻音的‘syup’、‘seeeik’、‘skeé-eey’或‘skweey’,还有更复杂的‘seek-a-skeeeir’、‘skeé-kit skeé-lit skeé-kit’或‘chwit-chwit-ti-ti-tit-twit’,以及忧郁的‘pee-ah’或‘peeeir’,类似群栖短嘴霸鹟的声音。

生活习性:栖息于湿润的山地云雾林的树冠层和边缘,尤其常见于溪流旁和森林空地边缘。主要活动于700-1850米的海拔,最高可达2300米。以水果和昆虫为食,通常成对或小家庭群出现,活跃于繁殖季节后的数月。

生长繁殖:繁殖季为3月至5月,在哥斯达黎加。巢为浅杯状,由细根和苔藓构成,置于6-30米高的树洞、旧啄木鸟巢穴、蕨类植物丛或悬崖垂直面的植被缝隙中。每窝产卵三枚,颜色为粉红斑点,带有灰色和红棕色斑点。

区别辨识:纹大嘴霸鹟船嘴霸鹟相似,但嘴比前者宽,比后者窄。幼鸟与成鸟相比,颜色更偏向橄榄绿色,黄色冠斑缺失。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中美洲哥斯达黎加,自火山Miravalles在Guanacaste山脉南部,至巴拿马西部,最东至Veraguas。在南美洲,分布于哥伦比亚北部,委内瑞拉北部和厄瓜多尔中部。

其他:曾被认为是金顶大嘴霸鹟的同种,但基于形态和分子分析,现已确认为独立物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金腹大嘴霸鹟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