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鵙霸鹟

Great Shrike-Tyrant Agriornis lividus

大鵙霸鹟(英文名:Great Shrike-Tyrant,学名:Agriornis lividus),是雀形目霸鹟科鵙霸鹟属的大型飞禽。体型庞大但外表朴素,常见于低地及山麓地带的半开放灌木丛生环境、较轻的林地及干燥农田中的篱笆。通常稀少且分布局限,是南美洲智利及阿根廷南部的特有种。

外形特征:体长26至28厘米,为最大的霸鹟科飞禽。头部深色,耳羽带有肉桂色调,面部有淡白色斑点;上身主要是灰褐色;翅膀颜色更深,翼羽边缘模糊呈淡棕色;尾巴黑色,尖端和外侧羽毛边缘呈浅黄白色;喉咙白色,有黑色条纹;下身略淡的灰褐色,腹部下方和尤其生殖区染有肉桂或肉桂色。虹膜深色;喙厚重且钩状,上喙黑色,下喙角质色并向尖端渐暗;腿黑色。雌雄相似。幼鸟颜色更棕,头部、背部和上胸部有暗色模糊条纹,喉部条纹较少,整个腹部为肉桂色。

鸣叫特征:通常沉默,叫声为‘t-eek’或‘t-eek-ek’。雄鸟在空中展示时,两个最外侧的初级飞羽会产生低沉、几乎听不见的嗡嗡声。

生活习性:居住在半开放的灌木丛和农业区域,避开极端干燥和非常湿润的环境,以及树木茂密或人口稠密的区域。常在亚干旱乡村的大片灌木、浓密灌木丛、仙人掌和凤梨科植物中发现;开阔的平原、周围斜坡上点缀着灌木的牧场,以及过渡性的诺斯福盖斯森林中的树木。海拔从海平面到1800米,主要在1500米以下。高度分散的成对出现,显眼地停在岩石突出物或灌木顶部,大多从地面捕捉猎物,或在空中猎食。

生长繁殖:在智利,沿海地区繁殖期为10月,内陆为11月。雄鸟有空中展示行为。巢呈杯状,由树枝构成,内部铺以草和羊毛,置于灌木或仙人掌中。每窝产卵2至4枚,通常为3枚。无更多信息。

区别辨识:最可能被误认为是南美鸫,两者体型和羽毛颜色相似,但南美鸫具有明亮的黄色喙。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范围南部变得罕见,但在智利中部(从阿空加瓜到比奥比奥)和巴塔哥尼亚东南部(丘布特和艾森)最为常见。其分布范围内有许多国家公园。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洲的智利和阿根廷南部。主要在智利中部和巴塔哥尼亚东南部,从海平面到1800米,主要在1500米以下。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大鵙霸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大鵙霸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