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企鹅(英文名:Emperor Penguin,学名:Aptenodytes forsteri),是企鹅目企鹅科王企鹅属的鸟类。现存最大的企鹅种类,平均体高约115厘米,体重介于22至45公斤。雄鸟和雌鸟在羽毛颜色和大小上相似,头部和背部呈深黑色,与白色的腹部形成鲜明对比,耳部具有亮黄色斑块。分布于南极大陆的66°至77°S纬度之间,主要栖息于稳定海冰上。
外形特征:帝企鹅拥有112-115厘米的体长,体重在19-46公斤之间。它们是最大的企鹅种类,具有灰色和白色的短尾,尖而弯曲的细长喙,头部后侧有对比明显的斑块。成年帝企鹅头部全黑或黑褐色,耳部有大型淡黄色斑块,逐渐变为橙色接近脸部,颈部后侧呈灰色。雄鸟和雌鸟的外观相同。雏鸟头部颜色较暗,耳部斑块颜色更淡。
鸣叫特征:帝企鹅发出响亮的喇叭声,尤其是在求偶期间。
生活习性:帝企鹅生活在南极水域,通常在靠近海岸的冰架上繁殖,有时距离开阔海域多达200公里。它们在海洋中觅食,主要以鱼类、磷虾和头足类为食,能够潜水至500米深度,每次潜水可持续20分钟。帝企鹅适应了极端寒冷的环境,能够在-40°C的温度下生存。
生长繁殖:帝企鹅在南极冬季繁殖,雄鸟在孵化期间守护着蛋,孵化周期为62-66天。雌鸟返回后,双方共同照顾幼鸟。幼鸟孵化时几乎无毛,第一次换羽后长出灰色绒羽,第二次换羽后绒羽更厚更长,胸腹部带有棕色斑点。
区别辨识:帝企鹅与国王企鹅类似,但体型更大,喙部更短且略微弯曲,下颌基部的明亮皮肤区域较小,耳部斑块与前颈接触更广泛。
保护现状:IUCN:NT (近危)
地理分布:帝企鹅繁殖区域主要位于南极大陆的66°至77°S纬度之间,包括罗斯海区域、皇后毛德地沿岸和恩德比地。非繁殖季节,它们可能分散至边缘地带,甚至超出南极条约区域。
其他:气候变化对帝企鹅的栖息地构成了严重威胁,预计到2100年,大部分帝企鹅群体可能会面临"准灭绝"的风险。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帝企鹅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