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木纹霸鹟(英文名:Alder Flycatcher,学名:Empidonax alnorum),是雀形目霸鹟科纹霸鹟属的鸟类。属于小型霸鹟科鸟类,广泛分布在北美,从美国阿拉斯加州中部延伸至加拿大东部及美国东北部。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绿色橄榄色的上体,白色喉部与暗色胸部带状斑纹形成对比,以及细薄的白色眼环。与纹霸鹟极为相似,但通过歌声‘fee-bee-o’可以区分两者。
外形特征:恺木纹霸鹟是一种小型霸鹟,体长13-17厘米,体重约12-14克。其上体呈淡绿橄榄色,冠部颜色略深。喉咙部位白色,胸部有一条较暗的带状斑纹。眼周环绕着细薄的白色眼环,有时不易察觉。喙宽而适中,下颚粉红色或黄橙色,上颚黑色。翅膀通常为深色,有明显的白色翼纹,内侧次级飞羽边缘亦为白色。幼鸟的上体呈棕色,下体黄色,翼纹带有黄色或浅褐色。
鸣叫特征:该鸟的鸣唱为独特的‘fee-bee-o’声,有时听起来像是两个音节的‘rrree-BEEP’,第三音节模糊或不可闻。叫声包括清晰的‘pip’声。
生活习性:恺木纹霸鹟偏好潮湿的环境,如沼泽地带,常在桤木丛生的开阔地或沼泽区活动。它们的迁徙路线穿过美国东部、墨西哥和中美洲,冬季迁至南美洲西部。这种鸟在春季晚期迁徙,秋季早期离开,北部种群的繁殖季节较短,大约70-90天。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膜翅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的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期间,恺木纹霸鹟会在低矮的灌木丛中建造杯状巢,巢材由草、杂草、树皮碎片和小树枝构成,内部衬以柔软的材料。每窝产3-4枚蛋,蛋色为乳白色或淡黄色,靠近较大端有深色斑点。雌鸟负责孵卵,孵化期约为12-14天。雏鸟为晚熟型,出生时覆盖着橄榄棕色绒毛。幼鸟约在13-14天大时首次离巢飞行。
区别辨识:与东绿霸鹟、灰胸长尾霸鹟和纹霸鹟相似,但可以通过体型较小和向上摆动尾巴的行为加以区分。与纹霸鹟的区别主要依靠声音识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主要位于北美,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州中部至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非繁殖期分布于南美西北部和中西部。
其他:1973年前,恺木纹霸鹟与纹霸鹟被归为同一物种,即特雷尔纹霸鹟。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恺木纹霸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