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亚那小霸鹟

Guianan Tyrannulet Zimmerius acer

圭亚那小霸鹟(英文名:Guianan Tyrannulet,学名:Zimmerius acer),是雀形目霸鹟科南美小霸鹟属的小型、不显眼的霸鹟。分布于亚马逊盆地东部及巴西东北部的森林地带。

外形特征:体型微小,长度约9至11.4厘米,体重5.7至11克。特征包括短喙、翼条纹和较长的尾巴。其脸和下喉几乎纯白色,下体淡黄色;喙和跗蹠通常全黑,眼睛灰色或深棕色。

鸣叫特征:最常见叫声为干涩的双音节hiccup声,容易被忽视;黎明时的鸣唱为重复上升的颤音。

生活习性:栖息于多种森林环境,包括原始雨林、次生雨林、低矮的沙土森林及河岸边缘。常在枝梢叶簇上停留,扑捉昆虫,也以小果实为食。活动高度多在海拔800米以下,但在委内瑞拉东南部记录到高达1400米。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不明,但在苏里南有记录显示九月筑巢。巢为侧入口的圆顶状,高置于芒果树上,由新鲜苔藓、活的芒果花萼构成,内部密铺棉絮和兽毛,外部直径10厘米,高8厘米,内杯4x6厘米。产卵数为两枚,卵壳淡白,大端布满栗色和紫罗兰色斑点,平均尺寸15.1-16mm x 11.1-12.5mm,重约0.5克;孵化和离巢时间未知。

区别辨识:与前同种细脚小霸鹟相似,但脸和下喉近乎纯白,下体更淡黄;叫声区别明显,尤其是亚马逊河北部的个体,发出极短音符,音调下降,最高频率更高。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虽然不普遍但常见,由于栖息于树冠层,往往因声音而被发现。在多个国家公园和其他保护区内存在,包括巴西东北部的Tapacurá生态站、Pedra Talhada、Murici和Guaribas生物保护区,以及亚马逊东部的Cristalino丛林旅馆、Tapajós国家公园和Serra dos Carajás保护区群。城市森林区域也能频繁见到。

地理分布:分布于委内瑞拉东部和东南部、圭亚那和巴西东北部,包括亚马逊河盆地的东部区域。

其他:最近才从细脚小霸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圭亚那小霸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圭亚那小霸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