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脚小霸鹟

Slender-footed Tyrannulet Zimmerius gracilipes

细脚小霸鹟(英文名:Slender-footed Tyrannulet,学名:Zimmerius gracilipes),是雀形目霸鹟科南美小霸鹟属的鸟类。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区域,包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和巴西的西部亚马逊盆地。其外表呈现淡黄绿色,头部略显灰暗,翼缘泛黄,与灰冠霸鹟相似但体型更小,喙部更为小巧。

外形特征:成年细脚小霸鹟长约9至11.5厘米,体重6.6至9.5克。头部灰色,上体呈暗橄榄色,翅膀暗淡,翼羽边缘呈黄色,形成独特的暗色翼尖与黄色边缘的对比。喉部和脸部下方为淡黄白色,胸部逐渐变为暗橄榄黄色,腹部黄色。眼睛灰暗,喙小而圆,黑色,腿为深灰色。雌雄外观相似,雌鸟稍小。幼鸟特征未详述。

鸣叫特征:其叫声通常是一系列轻柔的‘chwit’或‘what?’声,重复缓慢,有时整个白天都能听到,音调会因地区而异,亚马逊以北为柔和的上升哨音‘wheet’,亚马逊以南为较短的上升‘whit’。还有一种声音为四到五个上升的模糊音符‘chu, chu-chu-ree’,结尾突然升高。黎明时的歌声在秘鲁(gilvus亚种)为加速单调的‘chew-chu-chi’chi’音符,而在厄瓜多尔东部(指名亚种)则为类似becard的忧郁‘peeu, tri-ri-ri’。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雨林树冠层,以昆虫为主食,偶尔食用小型果实,特别喜爱槲寄生(Loranthaceae科)。觅食时高度活跃,通过站立捕食和飞扑捕食获取食物,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加入混合物种群。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哥伦比亚南部为6月,在秘鲁东南部为8月至12月。巢位于树上,高度可达35米,已知巢中至少有两个较大的雏鸟。在巴西发现一枚淡粉色带红棕色和灰色斑点的蛋,尺寸为20mm×13mm,可能属于本种或圭亚那小霸鹟

区别辨识:灰冠霸鹟相比,细脚小霸鹟体型更小,喙更小,眼色更深,通过这些特征可以将其区分开来。亚种之间可能存在颜色差异,gilvus亚种的下体色彩更为鲜亮。

保护现状:IUCN:LC(无全球性威胁)。在许多国家公园和其他保护区中均有分布,包括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卡西基亚雷生物圈保护区、哥伦比亚的提尼瓜国家公园、厄瓜多尔的拉塞瓦和萨查旅馆附近(此处物种分布异常局部化)、秘鲁的阿尔帕哈约-米沙纳国家保护区、马努国家公园和生物圈保护区、塔博帕塔-坎达莫保留区、玻利维亚的马迪迪和诺埃尔·肯普夫·梅尔卡多国家公园以及皮隆·拉哈斯生物圈保护区,以及巴西的多个保护区。

地理分布:细脚小霸鹟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区域,包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和巴西的西部亚马逊盆地。

其他:直到最近,圭亚那小霸鹟仍被视为本种的一个亚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细脚小霸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细脚小霸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