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斑䴕雀

Spotted Woodcreeper Xiphorhynchus erythropygius

点斑䴕雀(英文名:Spotted Woodcreeper,学名:Xiphorhynchus erythropygius),是雀形目灶鸟科纵纹䴕雀属的中型鸟类。其特征包括头部有明显的淡色眼环和眼眉,背部带有独特的淡色斑点和鳞状纹,下体有泪滴形的淡色斑点,尾羽呈深肉桂色,上体橄榄色至棕色。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从墨西哥南部至厄瓜多尔西南部的热带雨林和云雾森林。

外形特征:点斑䴕雀体长19至24厘米,雄鸟体重40至54克,雌鸟体重40至46克。具中等体型,喙较长,略向下弯曲,逐渐变细。成鸟头顶和颈背暗橄榄色至棕橄榄色,饰以细小的淡色斑点;背部和翼覆羽棕色至棕褐色,饰以宽大的淡色条纹或斑点;臀部深肉桂红棕色;下体浅绿橄榄色,饰有大而泪滴状的淡色斑点,下体边缘和尾下覆羽呈肉桂色;下翼覆羽深色;虹膜深褐色;上喙黑色至深褐色,下喙白色角质至粉灰色;腿和脚蓝色至灰绿色。雌鸟比雄鸟稍小,幼鸟与成鸟相似,但整体更偏棕色,下体斑点不那么明显。

鸣叫特征:较为多话,歌曲由一系列持续4至6.5秒的2至5个(通常3至4个)长下降哨音组成,每声哨音音调逐渐降低,有时随后跟1至2个同音调的额外音符。描述为颤抖的嘶鸣,例如:“piiiiiiiiiiiiir, piiiiiiiiiiir, piiiiiiiiiiiir”。还有呼啸的“wheeeoo”或“hee-e-e-e-ew”,下降的“jeeu”或“djeer”,以及低沉、类似母鸡的“cut-uck”。

生活习性:居住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湿润森林,包括低地和高地的热带常绿森林。偏好苔藓和附生植物茂盛的森林,无论是在山区还是低地。主要在成熟森林的树冠层和内部活动,但也常出现在森林边缘、老生二次林,甚至树木种植园或接近连续森林的散落树木旁。主要在海拔600至1800米之间,局部可达2200米。

生长繁殖:几乎未知。在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繁殖期为3月至6月;在哥伦比亚,至少从2月至5月处于繁殖状态。巢建在树洞或死木桩中,入口通常位于2至10米高处。一窝产两枚卵。

区别辨识:与同属物种如绿背䴕雀的区别在于头部无明显标记(最多额头上有一些细小的条纹),眼环和喉部颜色较淡,喉咙上是细小的斑点而非鳞片状,背部条纹更重,下体的斑点更大,臀部更广泛地呈现肉桂红色。雌鸟比雄鸟稍小。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从墨西哥南部至厄瓜多尔西南部。主要栖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和云雾森林中。

其他:点斑䴕雀曾与绿背䴕雀视为同一种,自20世纪中期起被认定为独立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点斑䴕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点斑䴕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