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鹑(英文名:Madagascar Partridge,学名:Margaroperdix madagarensis),是鸡形目雉科马岛鹑属的鸟类。栖息于地面,以暗色为主调,雄鸟拥有复杂而美丽的羽纹,而雌鸟则呈现较为单一的褐色。此物种在开放生境中常见,尤其是草地,且在马达加斯加以外的Réunion也有引入记录。
外形特征:马岛鹑长约26至30厘米,体重约220至250克。雄鸟具有独特醒目的头部和下体图案,而雌鸟全身呈暗褐色,下体饰有大型的鳞状斑纹,使其在马达加斯加其他类似羽毛的鹑类中脱颖而出。幼鸟外观与雌鸟相似。虹膜深棕色至红棕色,喙黑色,基部蓝灰色,腿淡灰色。
鸣叫特征:通常被认为是相当安静的物种。其广告叫声是一连串响亮的“cou”声,远距离亦可听见,但并不频繁。另有低沉的‘weee-ooooooo’声,作用类似,但传播距离仅限6至12米。被惊飞时会发出低音的‘peet’声或短暂的高音颤音。此外,还有报警时的‘poa-poa-poa’声,接触时的低频‘bub...bub...bub...bub...’声,以及雄鸟与雌鸟互动时的鼻音、咕噜或咕咕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森林边缘和灌木地带,偏好二次生境,同时在草地、零散的桉树林、杂草丛生的农田中可见,但避免在密闭的林冠下活动。在Réunion,偏好有良好地面覆盖的灌木区,包括废弃农田、蕨类和石楠植被,但在高山石楠中罕见。海拔分布从海平面至2700米(马达加斯加)和2400米(Réunion)。以种子、浆果、根茎和昆虫为食,觅食时缓慢行走,用脚刨地,拣食植物物质,偶尔扑向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未知,但据推测可能具有领地性。在马达加斯加高原的3月至6月筑巢,曾记录到9月雌鸟卵巢增大。在Réunion,繁殖季为11月至3月。巢建于地面,藏匿于草丛或灌木下。每窝产15至20枚蛋,颜色从棕色到橄榄色,带有深棕色或黑色斑点,大小约为35.3至41.7毫米×27.3至30.5毫米,由雌鸟单独孵化18至19天。雏鸟刚孵化时呈淡黄褐色,头上有暗褐色侧冠纹和宽幅暗褐色体侧条纹,头部呈灰黄色,眼线下有黑线。
区别辨识:雄性马岛鹑通过其独特的头部和下体图案易于识别,而雌鸟则通过其暗褐色和大型的鳞状斑纹与其它鹑区分。与鹌鹑和钮鹑相比,马岛鹑体型更大,且在冲天而起时翅膀声音更响亮,飞行更为有力。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尽管如此,该物种自1930年代以来有显著下降趋势,目前可能非常稀少,数量可能比预想的还要少。在多个保护区有记录,包括两个国家公园、六个完整保护区和五个特殊保护区。在Réunion被认为较常见(约1845年引入),但在Mauritius一直罕见(约1770年引入),现在可能已灭绝。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除最南部外),在Réunion也有引入记录。
其他:由于年度火灾导致的生境退化威胁着该物种,同时过度猎杀和陷阱捕捉也是其面临的挑战,但近年来猎杀压力似乎有所减轻。自然天敌包括马岛鹞和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马岛鹑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