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额鹦鹉

Yellow-crowned Parakeet Cyanoramphus auriceps

黄额鹦鹉(英文名:Yellow-crowned Parakeet,学名:Cyanoramphus auriceps),是鹦形目长尾鹦鹉科长尾鹦鹉属的小型鹦鹉,仅见于新西兰。其显著特征为黄色的冠羽和红色的眼前带纹,体长约23厘米。分布于新西兰北岛、南岛、斯图尔特岛及其周边岛屿,以及奥克兰群岛。历史上曾广泛分布,现因外来物种威胁而数量减少。

外形特征:体色鲜绿,头部有明显的黄色冠羽,眼周有红色带纹延伸至喙基。雄鸟比雌鸟稍大,雌鸟喙较小。飞行时可见蓝紫色翼羽。眼色为橙或红色,喙灰。雌雄羽色相似,但雄鸟体型更大。

鸣叫特征:常见发出连续的‘keekeekeekeekee...’的快速颤音叫声,有时声音较为鼻音且低沉,与飞行和栖息时的柔和交谈声如短促的尖叫和叽喳声相间。

生活习性:偏好混合型南洋杉-松果杉森林,通常在较高海拔活动,较同类种更喜高大完整林区。食谱广泛,包括草籽、多种浆果、嫩芽、花蕾、花和无脊椎动物。在无捕食者的岛屿上,会从地面觅食。

生长繁殖:筑巢于树洞、裂缝或树干中,视生境而定。蛋白色。在人类保护下繁殖能力强,但在野外通常家庭式小群体生活。

区别辨识:橙额鹦鹉相似,但具有更鲜艳的绿色羽毛、红色眼前带纹和红色臀部斑块。比红冠鹦鹉小,且无红色冠羽。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CITES II。曾经广泛分布,现在仅限于较大面积的原生森林,数量从稀少到局部相当普遍,但自1950年以来基本稳定。受到原生低地森林被砍伐种植异域松树的威胁。

地理分布:分布于新西兰北岛、南岛、斯图尔特岛及其周边卫星岛,以及奥克兰群岛。在斯图尔特岛、奥克兰群岛和其他岛屿上较为常见,这些岛屿上没有引入的捕食者,尤其是鼠类。

其他:黄额鹦鹉的毛利语名为kākāriki,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新西兰主岛和外围岛屿。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黄额鹦鹉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