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腰鹦鹉

Blue-rumped Parrot Psittinus cyanurus

蓝腰鹦鹉(英文名:Blue-rumped Parrot,学名:Psittinus cyanurus),是鹦形目长尾鹦鹉科蓝腰鹦鹉属的鸟类。又名: 蓝腰短尾鹦鹉,小型鹦鹉,体长约18厘米,以绿色为主色调,具鲜明的红翼下覆羽和肩部红色斑块,以及黄色翼覆羽边缘。雄鸟拥有黑色肩背、红色上喙和蓝头蓝臀;雌鸟头部呈灰褐色。分布于东南亚,包括缅甸南部、泰国半岛、马来西亚、婆罗洲、苏门答腊及邻近岛屿。

外形特征:蓝腰鹦鹉体型中等偏小,头部较大而尾部短。雄鸟特征显著,头部、背部和臀部呈现亮丽的蓝色,上喙鲜红,肩部有红色斑点,翼下覆羽红色,翼覆羽边缘黄色;雌鸟头部为褐色,喙色较暗,仅背部有一小片蓝色。幼鸟的头部和身体呈草绿色,翼覆羽有黄色边缘,雄鸟逐渐发展出红色上喙。亚种pontius体型略大。

鸣叫特征:蓝腰鹦鹉的叫声相对悦耳,不同于许多鹦鹉的刺耳,发出的是类似音乐般的口哨声,包括尖锐的‘chi, chi, chi’或‘whee-chi-chi’和‘chew-ee’声。

生活习性:常结成中等规模的群落,在森林、边缘、公园等环境移动。栖息于低地森林,海拔一般不超过700米,偶尔可达1300米。偏好干燥森林区和kerangas林,也出现在油棕榈、橡胶和椰子种植园中。以油棕果实、Macaranga rhizinoides果实和Parkia speciosa种子为食,偶尔食用Averrhoa carambola果实。

生长繁殖:繁殖期记录显示,巢穴通常位于30米高的活树自然洞穴中,如Shorea树种,每窝产三枚白色蛋,尺寸约为23.1至26.5毫米 x 20.3至21.3毫米。在婆罗洲,繁殖期可能从5月至9月。

区别辨识:锡米卢鹦鹉体型稍大,雄鸟翼展平均144.2毫米,而蓝腰鹦鹉为111至126毫米。锡米卢鹦鹉头部全绿,背部暗灰色,臀部粉蓝,缺乏黑色颈圈,而蓝腰鹦鹉有全蓝头部、深灰色肩背和臀部,以及黑色颈圈。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分布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及其卫星岛屿、婆罗洲。在中国,2005年于云南思茅有雄鸟个体的记录。

其他:蓝腰鹦鹉曾被认为是Psittinus属的唯一成员,但现在BirdLife International和IOC认可其亚种abbottii为独立物种——锡米卢鹦鹉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蓝腰鹦鹉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蓝腰鹦鹉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