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鹦鹉

Vernal Hanging Parrot Loriculus vernalis

短尾鹦鹉(英文名:Vernal Hanging Parrot,学名:Loriculus vernalis),是鹦形目长尾鹦鹉科短尾鹦鹉属的小型鸟类。以亮绿色为主色调,具有醒目的红色臀部和喙,雄鸟拥有独特的蓝色喉部斑点。广泛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东南亚部分地区,从印度东部至东南亚,包括安达曼群岛等地。

外形特征:体长约13-15厘米,体重约35.7克(以圈养雌鸟为例)。喙为橙红色,羽毛总体呈绿色,腹部略带黄色调,喉部有淡蓝色斑块,臀部和尾羽上覆羽为红色,飞羽和尾羽下侧为蓝色,腿脚橙色。雌鸟颜色较淡,蓝色喉部斑块可能减小或缺失。幼鸟面部和脸颊有灰暗的灰色,臀部带有绿色羽毛。

鸣叫特征:常见鸣声为尖锐的双音节‘tzeet…tzeet’和快速三音符‘tzee-zee-zeet’。当停栖时,会发出类似的啾啾声和短促的吱吱声。也会发出高音‘see’音符及其组合。

生活习性:栖息于多种生境,从常绿森林到干燥的落叶林地,以及次生林、废弃农田、竹林、森林边缘、果园、高大的灌木丛和海滩附近的林地,尤其偏好成熟的桉树。活动范围可达海拔1800米。在印度,会进行局部迁移,随季节变化而移动。主要以软果和浆果为食,尤其是无花果,辅以花蜜和种子,对当地瓜类和枇杷作物造成损害。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1月至4月,主要在安达曼群岛为1月至2月。在腐朽的树干或树枝上的自然空洞中筑巢。产卵2-4枚,孵化期约为22天,雏鸟喂养期大约5周。

区别辨识:与近缘种相比,短尾鹦鹉具有更短的尾巴和特定的喉部色彩。在不同亚种间,颜色模式可能有所变化。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CITES II级保护物种。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非常常见,在泰国南部合理分布,柬埔寨普遍存在,中国极为罕见。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东部至东南亚,包括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和墨尔圭群岛。在中国大陆的分布较为局限。

其他:在斯里兰卡,被非常相似的特有种斯里兰卡短尾鹦鹉所取代。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短尾鹦鹉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短尾鹦鹉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