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喉金刚鹦鹉(英文名:Blue-throated Macaw,学名:Ara glaucogularis),是鹦形目鹦鹉科金刚鹦鹉属的鸟类。是南美玻利维亚北部特有种,主要分布在Los Llanos de Moxos地区。这种鹦鹉以其独特的蓝喉和较小的体型著称,体长约85厘米,体重600至800克。蓝喉金刚鹦鹉因其数量极为稀少,已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外形特征:蓝喉金刚鹦鹉体长约85厘米,尾羽长,重约900至1100克。上体呈现青绿色,冠部颜色略淡,臀部更为鲜亮。下体主要为亮黄色,腹部为浅蓝色。面部裸露皮肤被蓝色羽毛线条遮盖,形成蓝色下颊、下巴和喉咙,与冠部之间有一条狭窄的黄色条纹。喙基周围有粉红色裸皮。幼鸟喉部颜色较暗,随年龄增长逐渐变为明亮的蓝色。
鸣叫特征:发出响亮而尖锐的叫声,音调比蓝黄金刚鹦鹉更高,音质更柔和。
生活习性:生活在季节性泛滥的草原,伴有Attalea phalerata和A. princeps棕榈树林、Acrocomia和Copernicia棕榈树以及低矮热带森林的小高地。海拔高度通常在200至300米之间,偶尔靠近人类居住区。以Attalea和Acrocomia棕榈果实的中果皮为食,偶尔打开未成熟的Attalea坚果吸食内部液体。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旱季末到雨季初,8月至12月,于死棕榈树(主要是Attalea phalerata)、硬木树或人工巢箱中筑巢,巢口高度约7至10米。每窝平均产2.5枚卵(1至3枚,n=29),孵化率72%,雏鸟存活率59%,平均每窝至少一只雏鸟能够离巢,经过85天的巢期。
区别辨识:与蓝黄金刚鹦鹉相比,蓝喉金刚鹦鹉的喉咙为蓝色而非黑色,冠部为蓝色而非绿色,且翅膀覆羽与飞羽颜色一致,没有明显的对比。
保护现状:IUCN:CR(极危)。CITES I(华盛顿公约一级附录)。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玻利维亚北部,特别是在Llanos de Moxos地区的两个不连续区域,被Mamoré河的várzea森林隔开。
其他:2014年,玻利维亚法律将其指定为自然遗产。20世纪80年代,野生种群估计在500至1000只之间,但到1996年至1997年间下降至120只。2007年发现额外70只个体,整个种群估算在250至300只之间。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蓝喉金刚鹦鹉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蓝喉金刚鹦鹉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