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黄金刚鹦鹉(英文名:Blue-and-yellow Macaw,学名:Ara ararauna),是鹦形目鹦鹉科金刚鹦鹉属的鸟类。又名: 琉璃金刚,以其亮丽的蓝背黄腹著称,大型金刚鹦鹉,广泛分布于热带中美洲至南美洲东部森林地带,包括亚马逊雨林、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岛。其鲜艳的色彩和亲人的特性使其成为宠物市场上的热门品种。
外形特征:蓝黄金刚鹦鹉体型较大,全长约81-86厘米,体重可达995-1380克。上体呈现明亮的蓝色,翅膀和尾巴亦如此;下体呈强烈的黄色,仅腹部为淡蓝色。面部白色,带有细黑线状羽毛,形成独特的图案,下颚附近有黑色斑点。耳羽、颈侧及大部分下体为鲜艳的黄色,尾下覆羽金色边缘,翼下覆羽黄色。幼鸟与成鸟相似。
鸣叫特征:发出响亮粗糙的叫声,包括飞行中的‘raaa’声。叫声略带鼻音且饱满,与同属的其他大型金刚鹦鹉相似,但更为粗犷。
生活习性:栖息于季节性泛滥的森林、画廊森林、草原上的毛里提亚棕榈丛,以及远离水源的落叶森林。主要生活在低地,海拔最高可达500米,偶尔在秘鲁可达1500米。以种子、花蜜、花朵、果实、叶子为食,偏好特定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如哥伦比亚为12月至翌年2月,苏里南为1月至3月,特立尼达为4月至5月。巢建于高大的死毛里提亚棕榈树洞中,每窝产卵1-3枚。孵化期约28天,幼鸟在巢中约97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与蓝喉金刚鹦鹉(仅分布于玻利维亚,具有更广泛的蓝色喉咙和较小的白色脸部)相区别。蓝黄金刚鹦鹉的叫声更粗犷。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CITES II。尽管在部分地区数量减少,但在南美洲大部分地区仍相当普遍。
地理分布:分布于巴拿马东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东部及南部、圭亚那、厄瓜多尔东部、秘鲁东部、玻利维亚北部至巴西,曾出现在特立尼达,最近已重新引入,可能也曾存在于巴拉圭和阿根廷北部。
其他:曾被大量出口,主要来自玻利维亚和圭亚那,1970年代后期每年数以千计,贸易虽在1980年代被禁止,但非法捕捉和栖息地丧失仍是威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蓝黄金刚鹦鹉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蓝黄金刚鹦鹉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