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眶绿鹦哥(英文名:Hispaniolan Amazon,学名:Amazona ventralis),是鹦形目鹦鹉科亚马逊鹦鹉属的鸟类。最显著的特征包括白色的前额、眼环、蓝色耳斑以及腹部的暗红色斑块,全长约28厘米,重约250克。分布于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海地所在的伊斯帕尼奥拉岛。
外形特征:成年白眶绿鹦哥体长约28-31厘米,体重214克左右,体羽呈鲜亮的绿色,具黑色耳覆羽,脸颊和头顶有蓝色斑点,下颌有少量粉红色斑点,其余部位绿色覆盖,腹部有一块醒目的深红色斑。幼鸟缺乏成鸟头部的蓝色晕染,腹部斑块颜色较浅。
鸣叫特征:发出多种尖锐的叫声,包括快速的‘for-get’声,以及一系列‘chachachachacha’的聊天声。飞行中常发出双音节的叫声,如犬吠般的‘wi-chah’或更高音的芦笛声‘wi-chih’。
生活习性:栖息于各种森林环境,包括干旱的棕榈林、松树林和湿润的山地森林,高度可达1500米。常见于农作物区域如香蕉园和玉米地,偏好果实和种子,如Caesalpinia、Psidium和Ficus的果实。
生长繁殖:白眶绿鹦哥为终身伴侣,每窝产2-4枚卵。它们通常在树洞中筑巢,高度可达20米,也有在岩石缝隙中筑巢的记录。繁殖季节为2月至6月间。
区别辨识:与古巴白额鹦哥相比,白眶绿鹦哥的下颌红色减少至喉部几处斑点,其余部分为绿色,头部的鳞片状效果减弱,白色仅限于前额和眼周,边界由蓝色晕染。腹部的斑块为紫红色。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CITES: II。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上,因栖息地破坏、非法捕捉、猎杀和被视为作物害鸟而数量锐减。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包括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海地,以及周边一些卫星岛屿。
其他: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伊斯帕尼奥拉岛,20世纪遭受了严重数量下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白眶绿鹦哥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白眶绿鹦哥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