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胸隼

Orange-breasted Falcon Falco deiroleucus

橙胸隼(英文名:Orange-breasted Falcon,学名:Falco deiroleucus),是隼形目隼科隼属的鸟类。生活在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的大型猛禽。曾在从墨西哥南部到阿根廷北部的广阔范围内自由翱翔,如今仅在某些特定区域零星分布。橙胸隼以其醒目的橙色胸部羽毛而得名,体型比常见的食蝠隼大,头部和脚部更为粗壮。

外形特征:橙胸隼是一种中大型的猛禽,雄鸟长约35-36厘米,体重325-425克;雌鸟更大,约38-40厘米,体重550-700克。这是所有隼中性别差异最大的种类。它们具有黑色头部和蓝黑色上身,边缘带有淡蓝色灰色。白色的喉咙与橙色的上胸部和颈部侧面形成鲜明对比。下胸部为黑色,有粗糙的红棕色条纹,腹部、大腿和尾羽下方为橙色。喙、眼周裸露皮肤和腿脚通常是鲜黄色,但在一些个体中可能呈现淡黄色或暗蓝绿色。幼鸟颜色较浅,标记不那么鲜明,背部和尾巴为深棕色,胸部主要为淡黄色,有深棕色条纹。

鸣叫特征:在繁殖季节,橙胸隼的两性都非常鸣叫,它们会发出快速连续的‘key-key-key-key...’叫声,直到威胁消失。这种叫声也被描述为‘kyowh-kyowh-kyowh’。

生活习性:橙胸隼依赖热带雨林和半落叶森林中的悬崖筑巢。它们全年占据领地,以各种鸟类和蝙蝠为食,通常在森林冠层上方狩猎,通过俯冲或从高处猛扑。它们也会采用隐匿策略,在黄昏和黎明时分将猎物映衬在天空背景下捕获。

生长繁殖:橙胸隼在悬崖壁龛或大树枝叉的枯枝堆积中筑巢,有时也在寺庙上筑巢。产卵数通常为三枚,孵化期约为30至34天,雏鸟在孵化后40至45天离巢。雌鸟承担大部分孵卵和喂养雏鸟的工作。雏鸟离巢后的独立时间尚不清楚。

区别辨识:橙胸隼食蝠隼非常相似,但可以通过比例更大的头和脚、更粗的下体条纹以及白色喉咙与橙色上胸部和颈部侧面之间的强烈对比来区分。此外,它们的叫声和行为习惯也有所不同。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橙胸隼的分布区域从中美洲的墨西哥南部延伸至南美洲的东北部阿根廷,包括了中美洲的伯利兹、危地马拉和巴拿马,以及南美洲的巴西、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在巴西、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圭亚那、巴拉圭、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地的状况不确定,但相信仍存有一些繁殖对。除了少数几个地点,其分布非常稀疏。

其他:非洲化蜜蜂和黑头美洲鹫可能影响橙胸隼的巢穴成功,而黑白色鹰雕乌耳鸮已知会捕食橙胸隼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橙胸隼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