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隼

Common Kestrel Falco tinnunculus

红隼(英文名:Common Kestrel,学名:Falco tinnunculus),是隼形目隼科隼属的鸟类。别名: 茶隼、红鹰、黄鹰、红鹞子,是小型猛禽,以其独特的雄鸟羽毛特征著称:头部和尾巴呈灰色,背部锈红色,尾羽末端有黑色宽条带。雌鸟上体褐色,背部、翅膀及尾部有横斑。红隼广泛分布于欧亚和非洲,适应多种生境,从开阔地带到城市边缘均有其踪迹。

外形特征:红隼体型较小,长度27-35厘米,雄鸟重量136-252克,雌鸟154-314克,翼展57-79厘米。雄鸟头部和尾巴灰色,背部锈红色,尾羽末端具黑色条带;雌鸟上体更均匀褐色,尾部有条纹,缺乏雄鸟的灰色区域。幼鸟与雌鸟相似,但胸腹部的条纹更宽,裸露部位颜色较淡。不同亚种在颜色、标记密度、尾羽图案和体型上有差异,非洲亚种通常颜色更深,更红棕色。

鸣叫特征:红隼通常在非繁殖季节较为安静。最常见的叫声是一种快速、尖锐的“kik-kik-kik-kik...”或更拉长、刺耳的“kee-kee-kee-kee...”,由两性发出,用于各种情境。在巢边,会发出各种颤音、嘶鸣和嘶哑的叫声。

生活习性:红隼栖息于开阔或轻度林木覆盖的地区,如草地、牧场、耕地、湿地、灌木丛生的荒野,甚至城市边缘。从海岸到高山牧场,繁殖高度可达3300米,非繁殖季节可达5500米。红隼擅长在低空飞行或停栖处仔细观察地面,典型的行为是在空中悬停以检测小型哺乳动物和其他陆地猎物。它们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如田鼠,也吃小鸟、蜥蜴和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时间在北半球温带地区通常为4月至5月,热带和南部非洲则为8月至12月,与干旱季节或春季相吻合。巢址多样,包括岩石裂缝、采石场、建筑物、树洞或旧巢,有时形成数十对的小规模群体。每窝产卵数通常为3-6枚,孵化期为27-31天,由雌鸟负责孵化。幼鸟依赖成鸟喂养,约30天左右离巢,离巢后仍需依赖成鸟0.5-4.5周。

区别辨识:红隼黄爪隼成鸟的区别在于红隼眼睛下方有一条垂直的黑色口角髭纹,而黄爪隼背部无横纹和点斑。此外,红隼的尾羽呈凸尾状,与燕隼猛隼的圆尾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红隼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广泛分布,偶尔到达北美东海岸。在欧洲、亚洲北部和非洲西北部尤为常见。在中国大陆,红隼分布广泛,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山区均有记录。

其他:红隼在全球范围内数量众多,但在某些地区的健康状况不佳,欧洲部分地区出现中度下降趋势。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红隼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