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山金背啄木鸟(英文名:Himalayan Flameback,学名:Dinopium shorii),是䴕形目啄木鸟科金背三趾啄木鸟属的鸟类。大型的啄木鸟,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鲜艳的橙色背部,黑色的眼纹和颈后部。该物种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和缅甸西部的成熟低地森林。
外形特征:体长约30-32厘米,体重约101克。雄鸟具有黄色至红色的额部,冠部更红,边缘黑色;头部两侧和颈部有黑白相间的宽带,颊部有一条淡红色条纹,边缘黑色,后部全黑并延伸至胸部侧面;下巴白色,喉咙中央有一条浅黄褐色线,至胸部变宽,边缘有黑色斑点;颈后和上披肩黑色;下披肩、肩羽和背部橄榄绿色,羽尖黄色或金色,边缘强烈红色;下背至臀部鲜红色,尾上覆羽黑橄榄色,带红色羽尖;翼覆羽微红;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外缘黄橄榄色,内缘白色斑点;尾上覆羽黑色;下体白色,羽毛边缘和末端黑色,形成鳞片状图案;下翼棕色,白色斑点;尾下覆羽棕黑色,外侧羽毛带有黄橄榄色;喙长而略弯,接近尖端,鼻孔狭窄,黑色;虹膜红至褐色,可能有时为金色或深红色;腿绿灰色或棕绿色,三趾。雌鸟冠部和顶冠黑色,有细白纹,颊部淡色,边缘黑色。幼鸟比成鸟颜色更深,下体标记模糊,雄鸟前额和顶冠棕色,顶冠红色仅在顶冠上,雌鸟顶冠和顶冠棕色,有宽的淡色条纹。
鸣叫特征:发出快速连续的金属音“klak-klak-klak-klak-klak”,比棕斑金背啄木鸟的叫声慢且不那么响亮。
生活习性:栖息于成熟的落叶和半常绿森林,偏好喜马拉雅地区的Ficus和Bombax森林。活动范围包括低地和山麓,海拔高度可达约700米,局部达到1220米;在尼泊尔低于300米。通常不迁徙,与混合物种群一起活动,亦会与棕斑金背啄木鸟共同出现。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3月至5月;在树干中挖掘巢洞;每窝产2-3枚卵。具体繁殖行为细节未知。
区别辨识:与棕斑金背啄木鸟相似,但喜山金背啄木鸟体型较小,喙较长,颈后部黑色,喉部中央有褐色或淡红色条纹,下体具不规则黑色条纹或完全白色,翅膀铜棕色至红色。雄鸟有黄色至红色的前额,逐渐变为红色的顶冠。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几个保护区中存在,例如印度的Corbett国家公园和尼泊尔的Chitwan国家公园。由于森林砍伐,种群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的喜马拉雅山脉至缅甸西部,包括孟加拉国、不丹、印度、缅甸和尼泊尔。在中国大陆,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低至中海拔地区。
其他:与棕斑金背啄木鸟不同,不属于同一属,但两者经常被混淆。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喜山金背啄木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