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胸啄木鸟

Grey-breasted Woodpecker Melanerpes hypopolius

灰胸啄木鸟(英文名:Grey-breasted Woodpecker,学名:Melanerpes hypopolius),是䴕形目啄木鸟科食果啄木鸟属的鸟类。偏好沙漠内部环境中的高大柱状仙人掌地带,包括城镇和村庄。以成对或小群体出现,外观较为暗淡灰褐色,头部有白色前额斑块,背部密集黑白条纹,雄鸟具有红色冠斑,而雌鸟头部呈灰色。在有限的分布范围内无相似物种。

外形特征:长约19至21厘米,体重46至54克。雄鸟具白色至浅黄色前额,中央冠部有红色斑块,眼周有狭窄黑色区域,眼下几根红色羽毛,有时在髭纹区也有红色(偶尔缺失);头颈至上背淡黄褐色至灰褐色,耳羽后部常略深,颊部通常更淡或白色;上体和翼覆羽黑色并带有白色至浅黄色条纹,白色臀部和上尾覆羽带黑点、条纹或条纹;黑色飞羽宽白条纹,初级飞羽亦有白色尖端和边缘,有时形成近基部的白色斑块;上尾黑色,末端白色(新鲜),中央一对尾羽内缘有大白色斑点,外侧一对尾羽外缘有白色条纹;下体灰褐色,逐渐变淡,下腹有可变的黑色箭头状条纹;下翼棕色,白色条纹,初级飞羽基部有白色斑块;喙稍长,略呈凿状,鼻孔处较宽,黑色带淡色下颚;虹膜红至棕色,眼眶皮肤灰至白色;腿灰色。雌鸟类似雄鸟,但冠部无红色。幼鸟颜色较暗,棕色和灰色,条纹对比不明显,两性均有暗红色冠部。

鸣叫特征:发出多变的叫声,包括鼻音的'耶卡耶卡'声,通常在互动中听到;一系列通常4次干燥的'奇伊奇伊'声;鼻音的'查克'声重复2至4次,通常由雌鸟在巢附近发出;叫声一般比金额啄木鸟更低沉、粗糙。鼓击声大,尤其是在入侵者出现时。

生活习性:栖息于墨西哥南部的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和亚热带或热带高山灌木丛。以社群形式栖息于仙人掌上,通常成群3到10只寻找区域内的各种昆虫,如蝉和白蚁,有时也会捕食苍蝇。它们协同工作,以友好的方式搜索食物,不会因食物而表现出明显的攻击性。

生长繁殖:幼鸟的行为与其他同属物种略有不同,不会主动乞食,大部分时间隐藏在仙人掌中,外表上似乎不经常进食。幼鸟的羽毛颜色比成鸟更深,颈部和胸部颜色较暗,红色冠斑显著比成鸟暗,足以让人注意到差异。

区别辨识:与Gila啄木鸟(雄鸟有圆形红色冠斑)的区别在于脸颊上的淡红色,眼上方的短黑线;下方和头部颜色较暗且更灰。也与同属的斑马背鸟类相似,但可通过其较小的体型、稍显灰色的羽毛、眼下的红色和更强的白色条纹来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墨西哥西南部,包括格雷罗、莫雷洛斯和瓦哈卡东部。繁殖区域与非繁殖区域重合,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内陆。

其他:灰胸啄木鸟的食物来源包括仙人掌果实,类似于灰狐、仙人掌鹪鹩、家雀和小长鼻蝠,但仙人掌果实并非其唯一的食物来源。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灰胸啄木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灰胸啄木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