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额小拟啄木鸟(英文名:Yellow-fronted Tinkerbird,学名:Pogoniulus chrysoconus),是䴕形目非洲拟啄木鸟科钟声拟䴕属的鸟类。体型小巧的非洲拟啄木鸟科钟声拟啄木鸟属鸟类,以其黄色前额斑点和柠檬色下体而闻名。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多种生境中,包括干燥灌丛、萨赫勒林地、河岸林和山地常绿森林。
外形特征:该鸟长约10.5至12厘米,重8至20克。其特征为强健的喙、短尾,上体布满黄色、黑色和白色的斑点与条纹,前额至眼上方区域为醒目的黄橙色。成鸟具有一条细黑带位于喙上方,金黄色前额(偶呈橙色),后冠部黑白相间条纹,背部黄白色条纹,翅膀带有黄色标记,喉部及胸部柠檬黄色。幼鸟缺乏成鸟的黄色前额斑块。
鸣叫特征:黄额小拟啄木鸟拥有独特重复的“pok-pok-pok”叫声,可持续数分钟,这是发现其存在的首个迹象。叫声节奏快速,音调高亢。
生活习性:黄额小拟啄木鸟栖息于干燥灌丛、萨赫勒林地、河岸林和山地常绿森林,活动范围从海平面至海拔约1500米。它们主要以各种水果为食,尤其是寄生植物果实、无花果和Uapaca nitida果实,同时也会捕食多种昆虫及其幼虫。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通常在5月至8月和12月在冈比亚和马里,2月至11月在尼日利亚,3月至10月在苏丹、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等地。雄鸟在求偶时会竖起前额和臀部羽毛,尾巴随叫声节奏摆动。巢穴在死树干或树枝上挖掘,高度2至5米,通常位于树木下方,如无花果树、鸡蛋花树、金合欢或Terminalia树。每次产卵2至3枚,由双亲共同孵化,孵化期约12天,双亲共同喂养幼鸟,巢中处理果核。
区别辨识:与非常相似的红额小拟啄木鸟区别的关键在于前额颜色的不同,后者前额为鲜红色而非黄金色。叫声虽相似,但红额小拟啄木鸟的叫声更快、音调更高。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黄额小拟啄木鸟广泛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包括干燥灌木丛、萨赫勒林地、河岸林和山地常绿森林。
其他:与和一同构成非洲最常见的小拟啄木鸟种类之一。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黄额小拟啄木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