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鹿加三趾翠鸟(英文名:Moluccan Dwarf Kingfisher,学名:Ceyx lepidus),是佛法僧目翠鸟科三趾翠鸟属的鸟类。体型小巧、色彩斑斓的翠鸟,拥有鲜艳的橙色喙与腹部,头部斑点蓝中带黑,背部呈深蓝,配以电蓝色条纹,颈部有白色标记,喙基橙色,幼鸟色泽稍暗。该鸟种主要分布在印尼摩鹿加群岛,生性孤僻,栖息于低地至山麓的森林底层,偶尔在森林溪流边活动。
外形特征:摩鹿加三趾翠鸟体长约14厘米,雄鸟体重11-21克,雌鸟13-24克。雌雄同形同色,成鸟头顶橙色并带有黑色斑点,前额、顶冠、颧、脸颊、颈后蓝色泛黑光,每根羽毛都显现出亮蓝色。颈侧有一白色三角区,披风、肩胛、翅膀蓝黑有光泽,背部、尾部亮蓝色。下颏和喉咙白色或微黄色,胸腹亮橙色,尾端黑色,喙红色,虹膜深棕色,腿橙黄色,仅有三个趾。幼鸟蓝色略淡,喙基橙色。
鸣叫特征:发出尖锐高音的‘tseeeeet’叫声,音调约6.5-7.5kHz,有时为下降的嗡嗡声,持续0.4-0.5秒,间隔不规律。
生活习性:栖息于热带雨林、季风次生林、沿江中下游,分布于海平面至海拔1300米的区域。捕食时快速振翅,主要以昆虫为食,如蜻蜓和其他昆虫。偏好在森林溪流中活动。
生长繁殖:繁殖期随地区不同而异,通常在土崖壁或河流堤坝挖掘洞穴作为巢穴,直接产卵于地面,每窝产卵两枚。
区别辨识:与普通翠鸟和天蓝翠鸟相比,体型更小,喙橙色,颈部有白色标记,幼鸟上部颜色更深,喙基部暗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印尼摩鹿加群岛,包括Ambon、Seram、Saparua、Seram Laut、Kasiui、Watubela、Obi、Bisa、Bacan、Ternate、Halmahera、Tidore、Morotai等岛屿。
其他:曾被分类为广泛分布的物种群的一部分,后分子分析显示其与其他种类有显著遗传差异,现独立为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摩鹿加三趾翠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