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背美洲咬鹃

Green-backed Trogon Trogon viridis

绿背美洲咬鹃(英文名:Green-backed Trogon,学名:Trogon viridis),是咬鹃目咬鹃科美洲咬鹃属的鸟类。广泛分布于亚马逊雨林,具有明显的雌雄异型,雄鸟以蓝色头部、黄色腹部、绿色背部和白色为主的尾羽为显著特征;雌鸟则呈暗灰色调,背及头部颜色较淡,尾羽有黑色横纹。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颇为常见。

外形特征:绿背美洲咬鹃体长25至28厘米,体重雄鸟77至99克,雌鸟74至107克。雄鸟拥有蓝嘴、浅蓝色眼环;头部和胸部为蓝黑色,腹部至尾下覆羽鲜黄;上体金属绿色,翅膀有精细的黑白色虫纹,主翼覆羽白色;尾巴相对短小,上方紫黑色尖端,下方几乎全白。雌鸟色调较暗,头部、背部灰暗,腹部至尾下覆羽黄色,尾羽具灰色横斑。幼鸟似雌鸟,但雄鸟幼鸟背部和中央尾羽有绿色光泽。

鸣叫特征:鸣唱由一系列快速‘kyoh’或‘cow’音符组成,通常接近结尾时音量加大,有时节奏变慢;还会发出低沉的嗡嗡声和单个‘chuck’声以及鼻音‘kwa...kwa...kwo-kwo-kwo-kwo-kwo’。

生活习性:生活在热带湿润森林的树冠层和次生林,偏好湿度高的低地和山脚森林。在哥伦比亚,高度可达1200米;在委内瑞拉,北奥里诺科河以北可达800米,以南可达1300米。在巴西,低地到山区的湿润或干燥森林均有分布,最高可达950米。食物包括水果、浆果、昆虫和蜥蜴。加入混合物种群觅食,但多单独行动。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2月至4月(委内瑞拉)、6月(哥伦比亚东部)、2月至7月(苏里南)。在树木白蚁巢或腐朽树木洞穴中筑巢,通常由雌鸟挖掘向上倾斜的隧道至巢室。每次产卵2-3枚,孵化期和离巢时间未记录。

区别辨识:紫头美洲咬鹃的区别在于眼环颜色更深、头部和胸部更蓝,无白色胸带,尾羽下部白色较多。雌鸟较雄鸟暗淡,尾羽的内外侧条纹有别。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在安第斯山脉东侧,从哥伦比亚南部至秘鲁北部和玻利维亚北部,以及圭亚那、特立尼达和巴西东部(至马拉尼昂和马托格罗索;还包括阿拉戈斯和巴伊亚至圣保罗)。在苏里南,占据沿海森林沙丘和咖啡种植园,也在萨瓦纳森林和内陆森林中出现。

其他:绿背美洲咬鹃白尾美洲咬鹃曾被视为同一物种,后因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差异而被分为两个独立物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绿背美洲咬鹃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