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绿咬鹃(英文名:Pavonine Quetzal,学名:Pharomachrus pavoninus),是咬鹃目咬鹃科绿咬鹃属的鸟类。居住在新热带区,具体位于亚马逊盆地的北部,自哥伦比亚延伸至玻利维亚。彩绿咬鹃以其独特的羽毛色彩、红喙(仅限雄鸟;雌鸟喙色灰暗)、以及其栖息在安第斯山脉以东低地雨林的分布而著名。
外形特征:雄性彩绿咬鹃具有金色头部,金属蓝绿色上体和上胸,红腹至尾下覆羽。雌鸟色彩较暗淡,喙色黑中带红,腹部棕色,尾下覆羽具灰色条纹。两性均有延长的翼覆羽和上尾覆羽,后者可延伸至尾尖甚至更远。尾下覆羽黑色。
鸣叫特征:彩绿咬鹃的叫声是一系列五个悠扬的音符,通常描述为“ew ewwo-ewwo-ewwo-ewwo”,并伴随下降的哨声后跟有力的音符“heeeeeear, chok!”。
生活习性:栖息于排水良好的高海拔(terra firme)森林中间层和边缘,偏好低地雨林。它们偶尔加入混种群觅食。食性上,主要以果实为食,偶尔捕食昆虫。飞行时使用快速、波动的翼拍。
生长繁殖:在亚马逊地区,2月观察到巢穴位于森林中枯木9米高的洞中。在秘鲁东北部苏库萨里地区,7月中旬观察到巢中有成熟的雏鸟,巢穴位于死树干约5米高处。
区别辨识:与金头绿咬鹃相似,但平均体型略小,喙色不同,头部色泽更少金色,羽毛较短。雌鸟与金头绿咬鹃雌鸟的区别在于喙色、头部和胸部色调以及尾下覆羽图案。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彩绿咬鹃全年栖息于亚马逊盆地,分布于委内瑞拉、巴西、哥伦比亚东南部、厄瓜多尔东部、秘鲁和玻利维亚北部。具体可见于委内瑞拉的亚马逊和罗赖马州,巴西的亚马逊和罗赖马州,玻利维亚的贝尼和潘多州等地。
其他:彩绿咬鹃属于咬鹃科,其趾排列独特,第一和第二趾向后,适合于在树上站立而非行走或跳跃。它们主要通过飞行或在树冠下层停留的方式活动。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彩绿咬鹃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彩绿咬鹃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