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冠蜂鸟(英文名:Juan Fernandez Firecrown,学名:Sephanoides fernandensis),是雨燕目蜂鸟科火冠蜂鸟属的独特物种,仅在智利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的罗宾逊·克鲁索岛发现。雄鸟以其鲜艳的橙色锈红全身和炫目的火冠闻名,而雌鸟外观截然不同,上部为蓝绿色,头冠蓝色,尾侧白色,下部雪白带黑绿斑点。
外形特征:雄性火冠蜂鸟体长11.5至12厘米,体重约10.9克,具直而黑色的喙,头部前额和冠部闪耀着火红色光泽,全身及尾巴为肉桂橙色,翅膀呈深铜灰色。雌鸟体长约10.5厘米,体重约6.8克,冠部呈现蓝紫金属光泽,上体蓝绿色,下体雪白间杂黑色圆点,翅膀灰绿色,尾羽中央及外侧基部蓝绿色,内侧基部白色。幼鸟随年龄增长,雄鸟的冠部逐渐增大并增强光泽,雌鸟下体颜色较成鸟更偏淡黄褐色。
鸣叫特征:火冠蜂鸟的鸣唱是一系列高音调的吱吱声、干涩的沙哑颤音和下降的叽叽喳喳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森林、种植园、灌木丛和花园,偏好阴凉避风的环境,尤其在耕作区数量最多。夏季时,雄性火冠蜂鸟在圣胡安巴蒂斯塔主街附近大量出现,此时Dendroseris树开花。火冠蜂鸟以多种花卉的花蜜为食,偏好本地特有植物Dendroseris littoralis和Rhaphithamnus venustus,也会利用外来植物如Abutilon和Eucalyptus globulus作为食物来源。它们偏爱地面以上的阴影花朵,两性都会保卫觅食领地,雄鸟尤其会激烈守卫最富饶的植物。昆虫也是其饮食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育雏期间比例增加。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从9月至11月中旬,巢小而杯状,位于地面约4米高的隐蔽处,通常在Myrceugenia、Cupressus或Blechnum的枝梢,由蕨类纤维、Lophosoria绒毛、Weymouthia苔藓和蜘蛛茧网构成。巢外部直径55至75毫米,内部直径23至32毫米,深度20至30毫米。每窝产两个白色蛋,尺寸约为18毫米×11毫米。部分巢穴遭受南美鸫的掠食。
区别辨识:雄性火冠蜂鸟具有独特的外观,难以混淆;而雌鸟可能与较小、颜色较浅、腹部较暗且喉部斑点较稀疏的绿背火冠蜂鸟混淆,后者在相同地区也有分布。
保护现状:IUCN:CR(极危)。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该物种分布局限于智利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目前估计成熟个体数量为1700至2000只,仅限于罗宾逊·克鲁索岛。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群岛两大岛屿,19世纪时估计数量达数千,最后一次在亚历山大·塞尔克里克岛上记录到是在1908年。自1830年首次记录以来,绿背火冠蜂鸟数量估计已达到4000至6000只。
地理分布:火冠蜂鸟的分布仅限于南美洲的智利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具体而言,仅在罗宾逊·克鲁索岛上繁殖。
其他:人类活动导致的自然植被破坏、外来物种入侵以及捕食者的引入对其生存构成了威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火冠蜂鸟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火冠蜂鸟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