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灰腰金丝燕(英文名:Mascarene Swiftlet,学名:Aerodramus francicus),是雨燕目雨燕科金丝燕属的鸟类。在雨燕科中体型较小的金丝燕。其主要特征是灰色的体羽,臀部和腹部颜色稍浅。分布于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和留尼汪岛,是当地特有种。
外形特征:该鸟体型小,上体暗褐色,臀部明显呈现较淡的灰白色,下体颜色较淡。成鸟头部展示四种色调:黑色的顶冠,更黑的颊纹,较灰的耳羽和下巴,喉咙是最浅的部分。上体大部呈暗褐色,与臀部的灰白色形成对比。下体自喉至胸呈暗棕色或更深,形成宽而模糊的胸带,下方的腹部至尾下覆羽颜色渐浅。幼鸟与成鸟相似,但初级飞羽内侧和次级飞羽尖端有细微的淡色边缘。
鸣叫特征:发出重复的喉音、嘶哑或嘶嘶声的cheeee或churrr,持续0.5秒,间隔0.5至1秒,常与回声定位点击声结合。使用回声定位在洞穴内,偶尔在开阔地带听到。
生活习性:生活在毛里求斯和留尼汪岛的广泛生境中,从海平面到海拔3,069米。以群体形式觅食,主要食物包括双翅目昆虫(尤其是摇蚊和果蝇)、半翅目昆虫、甲虫、小型蛾类、树皮跳蚤和少量蜘蛛,多数猎物长度在1.6至3.2毫米之间,偶尔捕食较大的飞蚁和蝇类。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不明确,但几乎全年都有繁殖活动,除了1974年的4月和5月。巢由石蕊苔藓丝、苔藓、地钱、木麻黄针叶或松针构成,用唾液粘合。巢穴通常位于地下水道开口处,巢内产2枚白垩色蛋,孵化期约为21至23天,幼鸟孵化同步,但可能异步离巢,平均离巢期为45至55天。
区别辨识:与同域的马斯克林燕雀相比,马斯克林金丝燕体色偏灰而非棕色,下体无条纹,飞行风格更为飘忽不定。与塞舌尔金丝燕相比,翼展和喙较短,翼基较窄,次级飞羽明显短于三级飞羽,眼睛较小,眼窝面具较浅。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和留尼汪岛,这两个岛屿分别位于马斯克林群岛的西部和中部。
其他:历史上,曾被归入包含摩鹿加金丝燕、山金丝燕、澳大利亚金丝燕和白腰金丝燕在内的复合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小灰腰金丝燕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小灰腰金丝燕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