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金丝燕(英文名:Cave Swiftlet,学名:Collocalia linchi),是雨燕目雨燕科侏金丝燕属的小型鸟类,体型小巧,具有典型的‘白腹’特征,是爪哇、苏门答腊及其周边岛屿的特有种。其分布区域包括远东地区的印尼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巴厘岛和龙目岛(小巽他群岛西部)。
外形特征:穴金丝燕全身暗色,上体呈黑褐色并带有绿色光泽,在良好光照下可见;胸部灰棕色,腹部白色,尾部方形,尾羽无白色斑点。体长9至11.5厘米,翼尖圆润,下翼黑色,尾部黑色且末端稍凹,但无白色斑点,与相似种白腹金丝燕区分明显的是后者尾趾有羽毛丛而穴金丝燕尾趾裸露。
鸣叫特征:穴金丝燕的叫声被描述为高音的“cheer-cheer”,尤其是在巢穴附近时更为显著。
生活习性:穴金丝燕高度群居,栖息于低地和高地森林以及开阔林地,活动范围广泛,从低地到高地均有分布,但在苏门答腊主要局限于高地。它们的飞行快速且不规则,类似于蝙蝠。穴金丝燕在各种生境中都能见到,尤其喜欢在突出树冠的树木上觅食,如结果的无花果树。
生长繁殖:穴金丝燕在洞穴较明亮的部分筑巢,巢由细长的植物材料构成,利用唾液固定于岩石上。每窝产两枚白色、略长形的卵。
区别辨识:穴金丝燕与白腹金丝燕极为相似,但可通过其尾部无白色斑点和裸露的尾趾来区分。穴金丝燕的亚种间存在细微差异,如dodgei亚种翅膀和尾巴较短,ripleyi亚种尾巴更短,腹部羽毛有明显的暗色轴线,dedii亚种翅膀和尾巴较长,体色更深。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穴金丝燕的自然分布限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巴厘岛和龙目岛,以及婆罗洲沙巴州基纳巴卢山的西坡。
其他:穴金丝燕曾被认为是婆罗洲金丝燕的亚种,但现在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穴金丝燕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穴金丝燕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