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夜鹰

Fiery-necked Nightjar Caprimulgus pectoralis

非洲夜鹰(英文名:Fiery-necked Nightjar,学名:Caprimulgus pectoralis),是夜鹰目夜鹰科夜鹰属的鸟类。中等体型的夜鹰,广泛分布于非洲南部至东南部,以独特的赤褐色颈环而闻名。常见于多种生境,包括草原、林地、森林和种植园。雌雄异型,雄鸟翼端白点较大,尾羽白尖更长。

外形特征:非洲夜鹰成鸟体长约23-25厘米,上体呈暗棕色,饰有灰色斑纹和棕色白点,具有明显的赤褐色颈环,下体棕色,带有黑色细纹和棕色白色条纹。雄鸟翼端有大白点,尾羽外侧两根有宽白尖;雌鸟翼上的白点较小,偏黄褐色,尾羽白尖较短。喙黑色,有6-11根黑或暗色的触须状刚毛,长14-25毫米。脚趾有栉状爪,长5-8毫米,有5-14颗齿。雏鸟柔软,上体更赤褐色,斑点和翼覆羽标记减少,头部暗色条纹较少,下体浅黄色,带有灰褐色窄条纹。

鸣叫特征:雄鸟的鸣唱是一系列悦耳但变化多端的口哨声,通常被描述为'亲爱的主,拯救我们!',首音波动,第二音为均匀音阶颤音,有时长达22秒,以加速的三重呼唤结束。雌鸟也会发出类似的呼唤,甚至在巢中。

生活习性:栖息于各种环境,包括草原、林地、森林边缘和种植园。常在树上或地面唱歌,主要在黄昏和黎明活动,偶尔在月光下。以昆虫为食,包括螳螂、蜘蛛、飞蛾、蝗虫和甲虫。通过飞扑捕捉猎物,有时会突然转弯追逐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期为8月至11月,巢建在树下的地面上,通常在枯叶中。每窝产1-2枚卵,通常为两枚,卵呈椭圆形,白色至淡粉色,可能有红褐色、灰色和深粉色斑点。孵化期约为18天,孵化后雏鸟半自立,约18天后能够飞行。

区别辨识:棕颊夜鹰相比,非洲夜鹰颜色更深,颈环更亮更明显。雄鸟翼上的白点较小,尾部白尖更多;雌鸟尾部角上的黄褐色斑点比棕颊夜鹰更大。与Abyssinian Nightjar和Rwenzori Nightjar相比,尾部外侧两根尾羽上的白点较少,歌声更高。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非洲南部至东南部,包括南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中部、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安哥拉、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南非等地。

其他:非洲夜鹰在迁徙时返回同一繁殖地点,但不会离开其家园太远。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非洲夜鹰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