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声夜鹰

Eastern Whip-poor-will Antrostomus vociferus

三声夜鹰(英文名:Eastern Whip-poor-will,学名:Antrostomus vociferus),是夜鹰目夜鹰科卡氏夜鹰属的鸟类。中等体型的夜行鸟类,以其清脆响亮的‘whip-poor-will’三音节鸣叫著称。该鸟广泛分布于北美中南部和东南部的加拿大,以及美国中东部和东部地区,冬季迁徙至美国东南部、墨西哥和中美洲。其羽毛呈现复杂的灰褐黑混合色,具有极佳的伪装效果。

外形特征:三声夜鹰体长约22-26厘米,翼展约45-50厘米,体重在42-69克之间。头部圆大,胸部健硕,尾部和翅膀较长,赋予其前重后轻的独特外观。上体由灰色、黑色和棕色斑驳构成,下体为灰色和黑色相间的条纹。拥有极短的喙,黑色喉部明显。雄性三声夜鹰喉下有一块白色斑点,尾羽外侧边缘有明显的白色尖端;雌鸟的相应部位则为浅棕色。

鸣叫特征:三声夜鹰以其标志性的‘whip-poor-will’鸣唱闻名,这是一种响亮而清晰的哨音,反复吟唱,几乎无休无止。

生活习性:三声夜鹰栖息于北美的开阔林地,偏好混合松树和落叶树的森林环境,附近需有开阔地带供其夜间捕食。它们主要以飞行中的昆虫为食,如蛾子、甲虫、蚊子等。昼伏夜出,日间通常隐蔽于地面或树干上,难以察觉。

生长繁殖:三声夜鹰在地面筑巢,巢址选在阴凉处,巢中通常产两枚蛋,蛋壳呈白色,带褐色和淡紫色斑点。繁殖季节,雌鸟承担大部分孵卵和育雏任务,雏鸟孵化后不久便能离巢活动。

区别辨识:与近似种卡氏夜鹰相比,三声夜鹰体型较小,头部和翅膀更短。查克威尔斯寡妇夜鹰体型更大,颜色偏红棕色,喉咙为棕色,尾羽雄鸟个体的白色区域较小。雄性三声夜鹰尾羽外侧的白色尖端比卡氏夜鹰更为宽阔。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加拿大中南部和东南部,美国中东部和东部。非繁殖期分布于美国东南部,墨西哥和中美洲。

其他:三声夜鹰墨西哥三声夜鹰最近被划分为两个独立物种,主要依据是它们的叫声差异、分布范围不重叠以及DNA序列分析显示的遗传分化。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三声夜鹰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三声夜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