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卡坦夜鹰(英文名:Yucatan Poorwill,学名:Nyctiphrynus yucatanicus),是夜鹰目夜鹰科弱夜鹰属的鸟类。小型夜鹰科鸟类,特有于中美洲尤卡坦半岛,分布于墨西哥东南部、伯利兹和危地马拉东北部的低地森林。以其隐蔽的生活习性和独特的三部分鸣叫声而被人们所知。
外形特征:尤卡坦夜鹰体长19.5至22厘米,是尤卡坦半岛上最小的夜鹰种类。体重介于21.3到27.7克之间。两性相似,具有棕色和锈色两种形态。棕色形态以深灰褐色为主,带有多种暗色斑纹和条纹,脸部呈深烟灰色至黑褐色,有淡色颈环和白色喉部斑块。锈色形态主要在雌鸟中出现,底色为红褐色。腹部有棕色和灰色斑纹,背部黑色条纹明显。尾巴暗哑黑色,有灰白斑点,翼圆形,外侧四对尾羽有宽白色尖端。
鸣叫特征:其鸣叫声为响亮且略带共鸣的'whirr'或'whirrrr',在夜间从树上发出,通常在2月至10月间较为频繁。还发出类似水声的'puk-puk'声,有时加速,以及飞行中的尖锐'week week week'声,后者被认为是警报叫声。
生活习性:尤卡坦夜鹰主要栖息在热带湿润森林内部和边缘地带,偏好密集的森林环境,偶尔出现在林缘。活动于黄昏和夜间,通过从树上或地面起跳的方式觅食昆虫。分布海拔从海平面至约250米。在贝尔兹的Shipstern野生动物保护区全年可见,通常形成小群(少于10只)。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从4月持续到6月,直接在地面产卵,通常产两枚蛋,没有巢筑。雌雄个体很难区分,但它们的蛋颜色不同,尤卡坦夜鹰的蛋为黄褐色带棕色斑点。当巢穴受到威胁时,孵卵的亲鸟会模拟受伤以分散入侵者的注意力。
区别辨识:与耳夜鹰相比,尤卡坦夜鹰的翅膀较短,颈背处的颈圈更窄,下体斑点较小,腹部有更明显的白色斑点。两者在歌曲和羽毛特征上有显著差异。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尤卡坦夜鹰分布于中美洲尤卡坦半岛,包括墨西哥的坎佩切州、尤卡坦州(除北部沿海地带)和金塔纳罗奥州,以及危地马拉东北部和伯利兹北部。在海拔0至250米的热带湿润森林中均有发现。
其他:尽管其种群被认为正在下降,但尤卡坦夜鹰的分布范围广泛,总体上数量还算常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尤卡坦夜鹰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尤卡坦夜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