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尾夜鹰

Scissor-tailed Nightjar Hydropsalis torquata

剪尾夜鹰(英文名:Scissor-tailed Nightjar,学名:Hydropsalis torquata),是夜鹰目夜鹰科水夜鹰属的鸟类。最显著的特征是雄鸟的外侧尾羽异常延长,长度几乎为其体长的两倍,呈现出剪刀般的形状。雌雄体型介于25至30厘米之间,雄鸟体重47.5至63克,雌鸟48至60克。分布广泛,主要见于南美洲东部,包括亚马逊盆地中部至阿根廷中部的广大区域。

外形特征:雄性剪尾夜鹰上体呈斑驳的褐色、灰色和淡色,具黑色条纹和醒目的红褐色颈环。尾羽外侧极长,外部深色内部浅色,形成剪刀状。雌鸟尾羽较短,无白色。雌雄两性翼部均为均匀的暗色,无白色或淡色带。雌鸟体型略小,颜色更深,缺乏雄鸟的红褐色颈环。

鸣叫特征:发出一系列持久的‘tsips’声,有时可持续数分钟,通常在黄昏和黎明时从栖木或飞行中发出。另有极高音的‘tsig’飞行叫声和低沉的咕噜声。

生活习性:剪尾夜鹰栖息于草地、灌木丛边缘和森林边缘,偏好半开放的环境,如次生林、干燥灌木、草原、金合欢树林、牧场和城市公园。它们夜间活动,以昆虫为食,尤其偏好甲虫,白天在阴凉处地面休息。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不明确,至少包括9月至12月。雌雄鸟在地上或裸岩上直接产卵,通常产两枚。

区别辨识:梯尾夜鹰地理重叠,但梯尾夜鹰主要限于河岸,如沙洲和河岛。梯尾夜鹰雄鸟尾羽不如剪尾夜鹰长,且尾尖有双缺口。雌性梯尾夜鹰剪尾夜鹰略小、颜色更深,缺乏红褐色颈环。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美洲东部,包括亚马逊盆地中南部和东南部,向南延伸至阿根廷中部。北部种群全年留居,而南部种群迁徙至南美亚马逊盆地过冬。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剪尾夜鹰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剪尾夜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