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颈毛腿夜鹰(英文名:Satanic Nightjar,学名:Eurostopodus diabolicus),是夜鹰目夜鹰科毛腿夜鹰属的鸟类。中型、斑点状、暗褐色的夜鹰,为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特有种。该物种由德国自然历史学家Gerd Heinrich于1931年首次发现,以其独特的深色外表和神秘的叫声著称。
外形特征:环颈毛腿夜鹰长约27厘米,具有独特的黑色头部、灰褐色背部、棕色腹部条纹,以及喉咙处的白色至淡黄色领圈。翅膀上有明显的第3和第4外侧初级飞羽上的白色斑点,其下体颜色从棕色到淡黄色,带有条纹,尾巴尖端略微泛黄。雌雄个体在外观上相似,但雄鸟的喉咙环更白,雌鸟的则呈丰富淡黄色。
鸣叫特征:其叫声包括一系列间隔开的响亮、上升的'fWIP!'音符,有时以紧密的双音符'fWIP-WIK!'形式发出,第二个音符较短且更突然。在休息时,它会发出连续的快速颤音,音调类似双音符。
生活习性:栖息于苏拉威西岛的低地和山地雨林,海拔高度在250至2300米之间。偏好边缘生境,如森林边缘、道路和小径旁的开阔空间,以及拥有低矮树冠和棕榈、藤蔓丛的区域。以昆虫为食,主要在黄昏和黎明时沿森林边缘狩猎。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至少从3月持续到10月,可能包含两个不同的繁殖季。在地面筑巢,通常选择有少许遮蔽的小型开阔地带,如蕨类和苔藓覆盖的地方。每次产一枚奶油色带淡棕色条纹或斑点的蛋,雏鸟初期呈鹿皮色,逐渐接近成鸟颜色,但标记较少。巢穴期至少31天。
区别辨识:与毛腿耳夜鹰和苏拉夜鹰相比,环颈毛腿夜鹰体型较小,从不高于树冠飞翔,且尾巴上无白色标记。中央苏拉威西的个体尾部和肩部有灰色,胸羽尖端白色且呈椭圆形;而北部岛屿的个体缺乏灰色标记,胸羽不明显。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环颈毛腿夜鹰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北部和中部山区。
其他:该物种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丧失,尤其是城市开发、农业、非法伐木和采矿。尽管其适应力强于预期,能在受干扰的环境中生存,但总体数量正在下降。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环颈毛腿夜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