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腿耳夜鹰(英文名:Great Eared Nightjar,学名:Lyncornis macrotis),是夜鹰目夜鹰科大毛腿夜鹰属的鸟类。这种独特的猫头鹰外观的夜鹰拥有明显的耳朵,站立时姿态突出,与多数夜鹰区别明显。其羽毛由复杂的棕色调构成,能够完美融入背景,飞行时展现出长尾。分布于西南印度和东南亚部分地区,栖息于森林、森林边缘、田野和平原有树覆盖的地带。
外形特征:体型长度31至40厘米,体重125至151克。雄雌相似,具有显著的‘耳朵’;背部为褐色,点缀着斑点和条纹,有奶油色或淡黄色颈环;翅膀覆羽呈棕色,点缀着淡黄色和肉桂色;肩羽棕色,饰有深褐色斑点;喉部下方有大的白色斑块,偶尔带有淡黄色;下体淡黄色,模糊的棕色条纹;两性翅膀和尾巴上均无白色标记。虹膜深棕色,喙棕色,腿和脚肉棕色。亚种在大小和颜色上有差异,但所有亚种的颜色变化极大。
鸣叫特征:叫声为口哨式的“put, wee-oo”或“put, weeow-oo”,通常在飞行中或从栖木上发出。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原始森林(常沿河流)、次生林、边缘和空地、次生植被、灌木地和林木草原。也出现在更开阔的地区。一般在海拔0至1000米间被记录,但在苏拉威西岛可达1750米。大多数种群似乎定居,但cerviniceps亚种在印度东北部局部迁徙,8月到达,常见至9月,雨季之后消失。食物主要包括飞蛾、甲虫、蝽和白蚁。在飞行中捕食,猎食于森林空地、邻近草地和居民区附近。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南印度为1月至5月(主要是2月至3月),马来半岛为1月至5月;在北苏拉威西岛,10月发现带卵的巢,物种在3月至5月特别鸣叫频繁;在佩伦岛(班盖群岛)10月初见到幼鸟。巢址通常位于轻度林木覆盖国家的茂密灌木或竹丛下;无巢,蛋直接产在枯叶或裸露地面。每窝产1枚卵,椭圆形,乳白色或深鲑鱼粉红色,浅灰色和红色大理石纹和斑点,尤其在钝端。
区别辨识:与其他夜鹰相比,毛腿耳夜鹰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明显的耳朵和站立时的挺立姿态,以及飞行时展现的长尾。此外,它具有独特的白色喉部斑块,但翅膀和尾巴上无白色标记。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包括印度西部山脉、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在中国大陆,云南西部有记录。在苏拉威西岛也有分布。
其他:毛腿耳夜鹰在广泛的范围内出现在多个保护区,例如印度南部的Periyar国家公园、泰国的Khao Yai和Kaeng Krachan国家公园以及越南南部的Nam Bai Cat Tien国家公园。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毛腿耳夜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