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毛腿夜鹰

Solomons Nightjar Eurostopodus nigripennis

所罗门毛腿夜鹰(英文名:Solomons Nightjar,学名:Eurostopodus nigripennis),是夜鹰目夜鹰科毛腿夜鹰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所罗门群岛的北部与中部,包括布干维尔岛至圣伊莎贝尔岛和新乔治亚岛。这种夜行性鸟类具有大眼睛和极佳的伪装能力,羽毛呈棕色、红褐色和灰色相间的斑驳图案。

外形特征:该鸟体长25-30厘米,羽毛色彩混合了棕色、红褐色和灰色,形成斑点和条纹,喉部有一小块白色斑点,颈部有淡淡的红褐色圈带,初级飞羽外侧有细小白边而非斑点。雌鸟翼部标记偏淡黄色。体型较白喉毛腿夜鹰小,翼展雌鸟平均218-223毫米,明显小于后者平均253.5毫米的翼展长度。

鸣叫特征:叫声独特,类似斧头击打木头的声音,呈现一系列急促的‘tok-tok-tok’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沿海地带,从海平面到海拔300米,常见于森林和海滩边的林地。常在沙滩和红树林根部筑巢休息。主要以飞行中的昆虫为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可能在10月至12月,巢建在离海20-30米的平地,由树叶、沙子和石灰岩珊瑚混杂构成,每窝仅产一枚蛋,蛋色为白色或粉红色,布满斑点。

区别辨识:白喉毛腿夜鹰相比,所罗门毛腿夜鹰体型较小,颜色略浅,颈圈更偏棕黄色,初级飞羽有细小白边。与新喀毛腿夜鹰的区别在于翼展更长,背部颜色更深,冠部暗色标记不明显,且有红褐色颈环。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全球估计数量不足2500只,自1930年代以来在布干维尔岛的记录日益稀少,近年来仅在Tetepare岛有报道。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北所罗门群岛和中所罗门群岛,包括Bougainville至Isabel和New Georgia群岛。

其他:其叫声类似斧头敲击木头,巢穴受到野猫和火蚁的威胁。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所罗门毛腿夜鹰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所罗门毛腿夜鹰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