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雕鸮(英文名:Spot-bellied Eagle-Owl,学名:Ketupa nipalensis),是鸮形目鸱鸮科渔鸮属的鸟类。大型猛禽,拥有令人敬畏的外观。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森林中。体长可达63厘米,上体为黑褐色与皮黄色交织,下体黄白色,腹部中央为白色,喉部和胸部有深褐色横斑,腹部有‘V’型斑点,耳羽发达,羽色黑白相间,喙黄色,虹膜褐色。
外形特征:成年林雕鸮银灰色,体型壮观,具大型黄色喙,黑色眼睛,侧向展开的‘角’状耳羽。幼鸟显著较淡,几乎全白,耳羽较短。面部盘白色,上身暗棕色,杂以淡黄色斑点;下身淡黄色,饰有黑色条纹,胸腹部有深棕色‘V’型斑点。上体羽毛边缘为淡黄色,腿羽丰满;虹膜为棕至榛色;蜡膜和喙颜色为暗蜡黄至浅黄;趾部灰黄。幼鸟明显较淡,羽色从淡黄至近白,上下体均有细密条纹,虹膜蓝黑色。一年后换羽为成鸟羽毛。
鸣叫特征:发出深沉低沉的‘呼呼’声,持续约两秒,亦会发出带有起伏节奏的哀伤尖叫声。
生活习性:栖息于茂密的常绿和湿润落叶林,通常靠近水源,也可在山地湿温带森林、混交柚木林、浓密河岸森林中发现。活动范围从海拔300至2130米,局部可达3000米。主要夜间活动,偶尔白天狩猎。主要捕食大型鸟类,也吃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偶尔食用腐肉。勇敢而强大的猎手,从栖木出击或扑向正在栖息的鸟类和其他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在喜马拉雅山区和尼泊尔为2月至3月,在南印度为12月至1月,在斯里兰卡为4月至5月。在大树洞或废弃的猛禽巢穴中筑巢;也会在洞穴或岩石壁裂缝中的裸土上产卵。一窝通常仅有一枚卵,平均尺寸为61.2毫米×49.9毫米。为保护卵、雏鸟和离巢幼鸟,表现得非常凶猛。
区别辨识:林雕鸮是其分布范围内最大的鹰鸮之一,除黄腿渔鸮外,体型最大。通过其独特的黑白耳羽、V型腹部斑点和体型区分于其他鹰鸮。与马来雕鸮相似但分布隔离。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东南亚,南印度和斯里兰卡。在中国大陆,可能分布在西藏东南部和云南西部的森林地带。
其他:曾被认为是近危物种,全球种群规模和趋势未知。在印度次大陆、斯里兰卡稀少且分布局限,在泰国罕见,在缅甸分布广泛但被忽视。依赖热带低地和山地森林生存,此类生境在南亚面临严重威胁,没有迹象显示能在退化地区定居。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林雕鸮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林雕鸮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