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角鸮(英文名:Eurasian Scops Owl,学名:Otus scops),是鸮形目鸱鸮科角鸮属的鸟类。体型略小于纵纹腹小鸮,以其金色的眼睛和灰棕色的羽毛著称,善于伪装,与树皮颜色融为一体。分布于欧亚大陆西部至中部,繁殖后迁往非洲南部越冬。
外形特征:西红角鸮体长19-21厘米,翼展47-54厘米,体重60-135克,存在灰色和红棕色两种色型。面部盘灰色,眼周较暗,具细白眉纹;头顶、耳羽簇和上体呈灰褐至红褐色,饰以黑色条纹、斑点和网纹;背部两侧更偏红;肩部有一行黑尖白点;翅膀外侧羽片宽幅淡色横斑,尾部窄幅横斑;下体浅棕至淡黄色,饰以深褐色条纹、细斑点和网纹。虹膜黄色,喙蓝黑色,腿明显纤细,覆以淡白色羽毛,脚灰色。
鸣叫特征:雄鸟的领地鸣声为低沉的短哨音,重复间隔2-3秒,持续时间长;雌鸟音调更高;常在求偶期间出现二重唱。
生活习性:生活在各种开阔林地,包括公园、果园、种植园、大花园、河岸森林、路边树木和安静小镇中的广场。偏好有足够树木覆盖的环境,用于栖息和筑巢,邻近开阔地带,富含大型昆虫。夜间活动,偶尔日间可见。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也会捕食小鼠、鸟类、两栖动物等。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3月至8月,一窝产2-6枚蛋,通常3-4枚,由雌鸟孵化约24-25天。雏鸟孵化异步,4-5只雏鸟在3天内陆续破壳。幼鸟21-29天离巢,30-33天能良好飞行,父母照顾约5周。首次繁殖年龄未知,可能为1岁。
区别辨识:与纵纹腹小鸮相似,但站立姿态更直,轮廓较长,上体缺乏明显的淡色斑点,下体条纹不显著。幼鸟条纹和网纹不明显,尤其是下体。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欧洲南部至亚洲西部和中部,冬季迁徙至非洲南部。在法国、瑞士等地因农业活动导致的栖息地变化和昆虫数量减少而有所退缩,但在西班牙和克罗地亚仍保持较大种群。
其他:历史上曾与非洲角鸮、红角鸮等多个种类混为一谈,现已明确分离。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西红角鸮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西红角鸮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