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腹鹰鹃(英文名:Hodgson's Hawk-Cuckoo,学名:Hierococcyx nisicolor),是鹃形目杜鹃科鹰鹃属的鸟类。中型鹰鹃,分布于东北印度、缅甸、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其名称纪念了英国自然学家Brian Houghton Hodgson。
外形特征:成鸟体长28-30厘米,体重69.2-93克。上部灰色,下部淡色,胸有灰橙斑点和松散条纹。幼鸟下部呈褐色条纹,与马来西亚鹰鹃幼鸟相似,但后者颈背有明显白斑,尾羽带均匀分布,而棕腹鹰鹃无此特征。
鸣叫特征:发出尖锐的哨声,通常(但不总是)随后一系列快速颤音,与其它鹰鹃的叫声显著不同。
生活习性:栖息于密林深处,常在树冠层活动。更常闻其声而非见其影。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可能在5月至9月,寄生在多种鸟类巢中,如白喉短翅鸫、小仙鹟等。已知在印度、缅甸等地寄生于不同种类的巢中。蛋橄榄棕色,大小约22.6mm×16.3mm。
区别辨识:与马来西亚鹰鹃幼鸟相似,但可通过颈背斑点和尾羽带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至缅甸,泰国和海南岛。冬季南迁至大巽他群岛。
其他:曾被认为是四个亚种之一,现在菲律宾鹰鹃被视为独立物种。剩余形式分为三种:马来棕腹鹰鹃、棕腹鹰鹃和北棕腹鹰鹃。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棕腹鹰鹃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棕腹鹰鹃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