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鹃(英文名:Shining Bronze Cuckoo,学名:Chrysococcyx lucidus),是鹃形目杜鹃科金鹃属的鸟类。小型光泽绿鸟,寄生在Gerygone属鸟类的巢中。其分布广泛,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到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等地。最显著的特征是金属质感的绿色上身与白色带暗绿条纹的下身。
外形特征:成年金鹃长约17厘米,重约23克,迁徙前可达50克。背部青铜绿,尾羽绿色,面部颜色变化大,从白至深色不等;腹部白色,带绿色至青铜色条纹,喉部白色或窄条纹。虹膜灰至棕色,眼环灰色,喙黑色,脚暗灰色。幼鸟色泽较淡,侧翼有不显眼的条纹,虹膜灰至浅棕色。两个亚种layardi和harterti体型较小,前者面部较暗,后者雌鸟喉部呈赤褐色。
鸣叫特征:领域叫声快而重复上升的“coo-ee”哨音(每秒2声),有时混入粗糙缓慢下降的“tsee-ew”哨音(每秒1声)。叫声如唤狗般连续的升调哨音“feee, feee, feee...”。
生活习性:栖息于森林、林地、灌木丛,主要在年降水量超过380毫米的地区,海拔从海平面至1000米。非繁殖季节出现在次生林、森林边缘、灌木丛、草原、村庄花园等地,高至1920米(新几内亚),至少1000米(布干维尔岛)。迁徙行为复杂,部分种群为长途迁徙者,跨越海洋至赤道附近的非繁殖地。
生长繁殖:繁殖期在昆士兰为7月至12月初,西澳大利亚为10月至12月。寄生在多种宿主的巢中,如新西兰的灰莺、澳大利亚的棘莺、仙鹟和鸫。寄生蛋呈无斑点的青铜色,与宿主蛋颜色和图案差异明显。雏鸟孵化后会驱逐宿主的蛋和幼鸟,由养父母照顾长达5周。
区别辨识:与霍氏金鹃的区别在于缺乏通过眼睛的暗色条纹,且通常生活在更湿润和密集的森林中。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澳大利亚西部、中北部、东部、东南部、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和新西兰(包括查塔姆群岛)。非繁殖期迁至小巽他群岛、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和所罗门群岛。
其他:金鹃的迁徙模式复杂,包括长距离迁徙和部分迁徙,一些岛屿种群为留鸟。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金鹃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