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美洲鹃

Black-billed Cuckoo Coccyzus erythropthalmus

黑嘴美洲鹃(英文名:Black-billed Cuckoo,学名:Coccyzus erythropthalmus),是鹃形目杜鹃科美洲鹃属的鸟类。身形纤细、尾羽修长的鸟类,其上体呈灰褐色,下体偏白,拥有黑色的喙。该物种与黄嘴美洲鹃在外观、行为和鸣叫上存在相似性,但可通过喙色、翼羽颜色和尾下斑点大小加以区分。黑嘴美洲鹃主要分布于北美的温带森林地带,特别是在次生林较为茂密的区域。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和隐秘的行为使其成为北美地区最难以捉摸的鸟类之一。

外形特征:黑嘴美洲鹃体长约28至31厘米,体重在45至55克之间。头部上半部分及背部呈均匀的灰褐色,略泛橄榄光泽。腹部淡白色,带有淡淡的灰黄色调。尾羽长而渐尖,上部灰褐色,下部稍暗,末端6个尾羽有明显的白色新月状斑点。翅膀上部灰褐色,喙长而弯曲,上喙具钩,黑色,下喙铅灰色,尖端深色。眼眶环在繁殖季节为鲜红色,冬季转为黄色。性别间在羽毛上无明显差异,雌鸟略大于雄鸟。脚趾结构为二趾向前,二趾向后。

鸣叫特征:黑嘴美洲鹃的叫声柔和,略似鸽子,由连续的“cu-cu-cu”音节组成,音调不高,重复性强,通常在黄昏时分更为明显。

生活习性:黑嘴美洲鹃偏好栖息于落叶林和混合林的边缘,偶尔也会出现在针叶林中。它们在迁徙期间和越冬地保持沉默,因此很难被发现。该物种以毛虫和其他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尤其是在毛虫爆发时,其数量会显著增加。它们具有独特的消化机制,能够处理毛虫的刺毛。

生长繁殖:黑嘴美洲鹃的繁殖期与毛虫等昆虫的爆发周期相关联,雌鸟通常产下2至3枚蓝绿色的蛋,孵化期约为11天。幼鸟出生后3小时内即可站立,6天内便能离巢,此时羽毛尚未完全长成,但已能迅速在植被中跳跃和攀爬。

区别辨识:黄嘴美洲鹃相比,黑嘴美洲鹃的喙为黑色,翼羽内侧无红褐色,尾下斑点较小。此外,黑嘴美洲鹃的叫声更柔和,不以强调的“kowlp-kowlp-kowlp-kowlp”结尾。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域覆盖加拿大中南部和东南部,以及美国中部和东部地区。非繁殖季节,它们迁徙至南美西北部。

其他:黑嘴美洲鹃在20世纪经历了种群数量的下降,尤其是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农药的使用可能减少了其猎物的可用性,影响了繁殖成功率。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黑嘴美洲鹃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