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嘴鸦鹃

Green-billed Coucal Centropus chlororhynchos

绿嘴鸦鹃(英文名:Green-billed Coucal,学名:Centropus chlororhynchos),是鹃形目杜鹃科鸦鹃属的鸟类。特有于斯里兰卡的湿带地区。其黑色羽衣带有紫色光泽,翼部呈深赤褐色,最显著的是那浅绿色的喙。体型中等偏大,约43厘米长,生活在密集的森林下层,极为隐蔽。

外形特征:绿嘴鸦鹃全身覆盖着略显暗淡的黑色羽毛,头部、躯干和尾羽带有紫色光泽,翅膀为栗色,比同域分布的褐翅鸦鹃翅膀颜色更深。翅膀内侧为黑色,虹膜红色至红棕色,喙色由象牙白至浅绿色,脚黑色。雌鸟体型较雄鸟大。幼鸟与成鸟相似,但虹膜灰色,喙绿色,基部和额部暗灰色,脚呈灰粉色。

鸣叫特征:其鸣声为一系列深沉的“hoop-poop-poop”音调,最后一个音节音调较低;也会发出短暂的两音节“hu, hu”声,以及单音节的“chewkk”。

生活习性:绿嘴鸦鹃栖息于湿润的高大常绿森林中,尤其偏好竹林和藤本植物丛生的受扰动地带,海拔高度可达800米。它是留鸟,以杂食为主,摄食包括白蚁在内的多种昆虫,也在地面和树木及藤蔓上觅食。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5月至7月。巢穴呈球形或穹顶状,由细枝、根和草构成,内衬绿叶,通常建于近地面处。每窝产2-3枚蛋,蛋壳呈粉白色,尺寸约为35 x 27毫米。

区别辨识:褐翅鸦鹃相比,绿嘴鸦鹃体型较小,喙色更浅。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其隐秘的生活习性和所处的密林环境,观察到它较为困难。

保护现状:IUCN:VU(易危)。绿嘴鸦鹃数量稀少,分布局限且呈下降趋势,主要受农业扩张导致的森林栖息地丧失威胁。估计总数量不超过几百对,目前在Sinharaja国家遗产荒野区的Peak Wilderness Sanctuary周边似乎最为安全。

地理分布:绿嘴鸦鹃仅分布于斯里兰卡的湿带森林区域,主要位于该国西部、西南部和南部。

其他:在斯里兰卡文化中,绿嘴鸦鹃被称为bata atti-kukula或wal atti-kukula。曾出现在面值20卢比的斯里兰卡邮票上。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绿嘴鸦鹃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绿嘴鸦鹃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