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胸斑鸠(英文名:Dusky Turtle Dove,学名:Streptopelia lugens),是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体长约28厘米,头部呈蓝灰色,胸部粉红色,颈部带有黑色斑块。分布于非洲中部和东部的高海拔森林地带,包括苏丹南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同时在沙特阿拉伯和也门也有分布。
外形特征:成年粉胸斑鸠外观以灰蓝色为主,颈部和下体暗蓝灰色,略带薰衣草色光泽;喉部淡黄白色,下胸部呈粉色;颈部侧面有黑色斑点;背部、肩部、部分翼覆羽、臀部中央和尾上覆羽为深棕色灰色,多数羽毛边缘呈浅灰色或赤褐色;内侧二级飞羽和大覆羽的外缘有橙黄褐色或淡栗色边缘;外侧二级飞羽、初级飞羽覆羽和初级飞羽为黑色,边缘狭窄而苍白;中央尾羽深棕色灰色,外侧尾羽黑色,尖端淡灰色。虹膜颜色从棕色橙色到金色不等;眼周皮肤颜色从蓝灰色到紫红色;喙基部黑色、暗灰色或紫黑色,尖端较浅;腿为棕色红色、紫红色或深紫色。雌鸟略显暗淡和苍白,一些个体虹膜黄色。幼鸟整体更淡、更棕色,大多数羽毛为深色哑光,边缘淡赤褐色,内侧初级飞羽和内侧二级飞羽边缘宽赤褐色。
鸣叫特征:粉胸斑鸠的叫声是一系列低沉的咕噜声,音符并不完全相同,例如“grrrow...grrruh...grrruh....rrrroh...”,比的叫声更缺乏旋律。
生活习性:粉胸斑鸠主要栖息于1800至3200米的山地森林,常见于杜松、桉树、雪松、Hagenia和竹林地带,也出现在花园、松树林、农田和较低的灌木地带。在雨季,它可能下降到较低的海拔,低至200米。它们主要在地面上觅食,以杂草种子、谷物、向日葵、Salvadora浆果、小根茎、昆虫和软体动物为食。非繁殖季节可能形成高达100只的群体。
生长繁殖:繁殖主要发生在干季,在埃塞俄比亚记录全年除7月至8月外均有繁殖活动,在东非地区月份有所变化。巢由交错的树枝构成的松散平台,有时衬有细小的根须,置于离地2至7米的高度。产2枚白色蛋,孵化期约20天,由双亲共同承担;幼鸟成长迅速,10天左右体型较大且羽毛丰满。
区别辨识:粉胸斑鸠与红眼斑鸠相似,但体型较小,整体颜色更深,头部没有明显对比的淡色。其独特的黑颈斑点和橙黄褐色的翼部边缘是辨识的关键。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和其他东非范围内频繁至常见,甚至丰度较高;在马拉维较为罕见。目前未知威胁。
地理分布:粉胸斑鸠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东部,包括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至马拉维的山脉;沙特阿拉伯和也门。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均有分布。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粉胸斑鸠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粉胸斑鸠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