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嘴鸭

Yellow-billed Teal Anas flavirostris

黄嘴鸭(英文名:Yellow-billed Teal,学名:Anas flavirostris),是雁形目鸭科鸭属的鸟类。分布于阿根廷、福克兰群岛、智利、秘鲁、玻利维亚、乌拉圭和巴西。在南乔治亚岛已自立门户,最早于1971年被记录到繁殖,最东端记录点为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偏爱淡水湿地,尤其是沼泽而非河流。由于其广泛分布和局部地区的高密度,黄嘴鸭并 IUCN 列为无危级别。

外形特征:拥有亮黄色的喙,喙尖和上颚边缘带有黑色条纹,头部深色,颈部较短,侧面灰白。雄性黄嘴鸭头部和颈部呈淡灰色至米色,布满黑色斑点或细小的波状花纹,上体黑褐色,腹部和两侧灰色至浅棕色,胸部有深色斑点,尾羽灰棕色,翼覆羽灰棕色,逐渐变深至飞羽,镜状羽毛为丝绒黑色和金属绿色,前缘有赤褐色带,后缘有奶油色或白色。雌鸟略小,色彩较暗淡,胸部和两侧有鳞片状图案而非斑点,喙色较淡。幼鸟喙色更暗淡,下体有斑点,上体模糊地斑驳。

鸣叫特征:雄鸟发出响亮的单音节“krick”声,在展示、警报和与雌鸟分离时发出,以及类似哨声的音符在其他展示中,还有各种叽叽喳喳的音符和激怒时的轻柔喵喵叫声。雌鸟在警报、与雄鸟或雏鸟分离时发出响亮的呱呱声,鼓励雄鸟交配时发出刺耳的“rraak”声和‘渐弱’叫声,包含5-12个音节。

生活习性:栖息于各种淡水湖泊、河流和沼泽,尤其在高山地区的泥潭、池塘和溪流中。冬季常见于海岸。以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水蚤)和水生植物的种子、果实及植物部分(海藻、藻类)为食。通过过滤泥沙、啄食、头浸或倒立在浅水中觅食,偶尔潜水。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因地点而异,一般在高原种群oxyptera为10月至次年3月(秘鲁可能在6月至7月有额外的繁殖),在指名亚种种群为8月至次年1月。一夫一妻制,长期维持配偶关系,有时观察到指名亚种种群中的配偶外求偶。巢通常隐蔽,常在浓密植被中或树上,靠近水源,有时在河岸洞穴或岩石露头中(oxyptera种群),或在木啄木鸟(如草原扑翅䴕 )或灰胸鹦哥废弃的旧地洞中。巢通常位于地面以上5-20米的Celtis tala或桉树等树木中。巢址忠诚度高,雌雄都倾向于返回同一巢址。

区别辨识:与较大的黄嘴针尾鸭相似,但具有更暗的头部、较短的颈部和平淡的灰白侧面。高原种群oxyptera的侧面比南方低地鸟更显苍白。与黄嘴针尾鸭相比,黄嘴鸭体型较小,外观更紧凑,头部颜色更深,侧面更简单。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总体上很常见,甚至在某些地区非常丰富,指名亚种种群在南美大陆估计有超过100万只个体。福克兰群岛1983年至1993年的繁殖鸟调查期间估计有6000-11000对(或18,000-33,000只个体)。冬季狩猎压力大,但似乎并未严重影响种群。蛋采集、过度放牧引起的侵蚀和开发是额外的威胁。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南美的西部和南部,包括阿根廷、福克兰群岛、智利、秘鲁、玻利维亚、乌拉圭和巴西。在南乔治亚岛有小规模繁殖群体。

其他:在南乔治亚岛的繁殖群体可能源于早期捕鲸者引入或来自福克兰群岛的移民。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黄嘴鸭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黄嘴鸭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