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燕鸻(英文名:Madagascar Pratincole,学名:Glareola ocularis),是鸻形目燕鸻科燕鸻属的鸟类。体型介于燕鸥与涉禽之间,以优雅的飞行姿态著称。其主要繁殖于马达加斯加东部和西北部的岩石河岸与海岸线,亦为东非沿海地区冬季的非繁殖访客。
外形特征:成年马岛燕鸻体长约23至25厘米,体重82至103克。背部呈深橄榄棕色,前额为深巧克力色,臀部白色。眼周和耳羽黑色,眼下及后方有一条浅白线,与暗色头部形成鲜明对比。喉部和胸部棕褐色,逐渐过渡到上腹部的深红褐色,下腹部则为白色。飞行羽黑色,尾部分叉较浅,大部分为黑色,侧面白色。翼下的覆羽淡栗色,近翼弯处有白色斑点。喙黑色,基部红色,腿灰色至黑色。与相似物种相比,如乌燕鸻,马岛燕鸻体型更大,腹部和翼下呈栗色,颜色更深,尤其是头部,尾巴更短。幼鸟背部有轻微的红褐色鳞状斑纹,比成鸟颜色更淡,胸部有红褐色条纹,眼线下方的红褐色线条。
鸣叫特征:马岛燕鸻声音多样,包括下降的‘vik vik, vikavik, vikavik’声,飞行时发出的‘veet ee veet - veet ee veet - veet ee veet’声,类似燕鸥的‘kitt-kirr’声,短暂尖锐的‘twik twik twik twik’声,以及起伏的‘kik’系列嘶鸣声。
生活习性:马岛燕鸻主要栖息于马达加斯加的永久河流中的岩石小岛和沿海水域,海拔记录高达1500米。非繁殖季节,它们出现在非洲大陆的海岸地带,湖泊岸边,河流中的沙洲,河口,短草甸,河口滩涂,沿海沙丘等地方,几乎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觅食,常在离岸岩石或开阔地休息,包括机场。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大约从10月至12月,尤其集中在11月。以小松散群体形式繁殖,约2至20对,巢穴设在岩石上的凹陷处,有时用吐出的昆虫外壳铺垫。每窝产1至2枚蛋,偶尔3枚,颜色为缓冲色、黄色或奶油色,密布棕色或灰色斑点,尺寸约为32.4至35.4毫米×24.4至27.7毫米。
区别辨识:马岛燕鸻与乌燕鸻的区别在于体型更大,腹部和翼下呈栗色,颜色更深,尤其是头部,尾巴更短。与领燕鸻相比,颜色更深,尤其是在头部。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马达加斯加的东北部、东部岩石海岸和河流小岛。非繁殖期访问东非沿海地区,从索马里南部到莫桑比克北部,主要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沿海地区,海拔可达1500米。
其他:马岛燕鸻是Glareola属中最稀有的物种之一,面临栖息地丧失的威胁,特别是在马达加斯加东部的繁殖区域。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马岛燕鸻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