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嘴半蹼鹬

Short-billed Dowitcher Limnodromus griseus

短嘴半蹼鹬(英文名:Short-billed Dowitcher,学名:Limnodromus griseus),是鸻形目丘鹬科半蹼鹬属的鸟类。北美特有的一种中型长喙涉禽。其体形丰满,羽色随季节和亚种而异,繁殖地跨越北美的苔原湿地至树线附近的沼泽地带。在迁徙和越冬期间,可见于盐沼、海滩和泥滩等生境。

外形特征:短嘴半蹼鹬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涉禽,体长23至32厘米,翼展46至56厘米,体重介于73至155克之间。成鸟背部呈深褐色,腹部为红色,尾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腿为黄色。不同亚种在外观上存在细微差异,如L. g. griseus的腹部颜色较浅,L. g. hendersoni的腹部更红,L. g. caurinus则介于两者之间。冬季羽毛主要为灰色。长喙是其显著特征,长度约为头部的两倍。

鸣叫特征:其叫声比长嘴半蹼鹬更为柔和,这在识别成鸟的困难情况下尤其有用。

生活习性:短嘴半蹼鹬在繁殖季节偏好北美的苔原湿地和沼泽环境,而在迁徙和越冬时则出现在各种湿地,包括盐水沼泽、海滩和泥滩。它们倾向于群居,以缝纫机般的动作快速探头进食,主要食物包括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海洋蠕虫,偶尔也会摄取一些植物物质。

生长繁殖:它们在地上筑巢,通常靠近水源。巢穴是草丛或苔藓中的浅坑,内部铺垫细草、枝条和叶子。每窝产四枚,有时三枚橄榄色至棕色的蛋。孵化期为21天,由双亲共同承担。刚孵化的绒毛幼鸟很快就会离开巢穴,母鸟可能在孵化后离开,留下雄鸟照顾幼鸟,幼鸟需自行觅食。

区别辨识:长嘴半蹼鹬相比,短嘴半蹼鹬的腹部颜色更淡,且斑纹分布较少,尤其是在繁殖季节。此外,叫声也有明显差异,短嘴半蹼鹬的声音更为柔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于北美北部的温带沼泽、苔原和沼泽地带,包括阿拉斯加湾沿岸、加拿大西南部的育空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北部、艾伯塔省北部至曼尼托巴省西部以及哈德逊湾和詹姆斯湾西南部至拉布拉多西部。迁徙和越冬时分布于美国南部至巴西东北部的沿海泥滩和红树林,范围涵盖东太平洋的北加州至北秘鲁和加拉帕戈斯群岛,以及大西洋的北卡罗来纳州至巴西东北部。

其他:尽管其英文名“dowitcher”源于易洛魁语,但实际的喙长在两个物种间有重叠,仅凭这一特征难以单独区分。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短嘴半蹼鹬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短嘴半蹼鹬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