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蛎鹬

Magellanic Oystercatcher Haematopus leucopodus

智利蛎鹬(英文名:Magellanic Oystercatcher,学名:Haematopus leucopodus),是鸻形目蛎鹬科蛎鹬属的大型涉禽。分布于南美洲南部,包括智利沿海和内陆中南部、阿根廷中南部至合恩角以及福克兰群岛。以其独特的黑色头部和上体、白色腹部以及鲜明的黄色眼环著称。

外形特征:体型大而粗壮,长度介于42至46厘米之间,体重在585至700克之间,雌鸟较重。拥有长而橙红色的喙、黄色的眼环和腿脚。头部、胸部、背部、翅膀和尾巴呈黑色,下体为白色。飞行时可见内侧翼上的白色羽毛。与美洲斑蛎鹬相似,但可通过黄色眼环和白色的次级飞羽加以区分。背部全黑,区别于其他种类的褐色背部。

鸣叫特征:鸣声典型于蛎鹬,展示叫声为重复的、尖锐的“pee-pee”,另有‘peep’叫声用于联系和警报,以及一种独特、柔和、哀怨的双音节哨声“hoo-eep”或“pee-you”。

生活习性:偏好岩石海岸线和邻近的河口,同时频繁出现在附近的草原和湖岸。繁殖季节在内陆高草地上筑巢,非繁殖季节则迁移到海岸线,形成大群。以贝类、海螺和螃蟹为食,也会捕食多毛纲蠕虫。在内陆主要摄食蚯蚓和昆虫幼虫。采用锤击、撬开、探查和刺戳等多种技巧攻击不同的猎物。

生长繁殖:繁殖期开始于10月至11月,在合恩角地区,而在福克兰群岛主要繁殖季节为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雄鸟会展示翘尾行为,尾羽竖直以展示下尾羽的图案,这是蛎鹬中的独特行为。巢穴建在沙地、短草或枯海藻上,有时被附近植物部分遮蔽。每窝产卵1至2枚,通常为两枚,颜色为橄榄棕、米色或绿色,带有深黑色斑点。

区别辨识:与其他蛎鹬区别在于几乎完全白色的次级飞羽(从上方和下方看),以及黄色眼环。黑色延伸至胸部的程度超过其他种类。雌鸟与雄鸟相似,但喙更长、更细,比全黑的更为纤薄。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总体上数量常见到丰富,特别是在其分布范围的南部地区。福克兰群岛的估计种群量在7000至13,000对之间,物种在群岛中广泛分布。尽管分布范围有限,但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目前物种状态安全。

地理分布:繁殖于南美洲南部,包括智利中南部沿海和内陆、阿根廷中南部至合恩角,以及福克兰群岛。非繁殖季节迁移到海岸线。

其他:近年来,‘冒险’旅游的推广可能对智利蛎鹬造成影响,包括人类增加的存在、污染、娱乐活动和普遍的干扰,但目前看来物种处于安全状态。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智利蛎鹬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