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纯色翘嘴雀(英文名:Northern Plain Xenops,学名:Xenops mexicanus),是雀形目灶鸟科翘嘴雀属的鸟类。曾被视为与亚马逊纯色翘嘴雀和白喉翘嘴雀同种。该鸟外形似山雀与䴓的混合体,通体褐色,具白色颊下纹和淡色眉纹,翼尾多栗色,喙楔形上翘。分布于墨西哥至厄瓜多尔沿海及委内瑞拉北部,常见于热带低地森林的中上层。
外形特征:全长约10–11厘米,体重约11克。雌雄羽色相似,幼鸟似成鸟。上体暗褐至栗褐色,冠部略黑并具微弱纵纹;下体灰褐,喉部淡色几乎无纹。眉纹浅黄褐或白色,宽白颊纹显著。翼和尾羽栗色,具大面积黑色斑。尾软,12枚尾羽圆钝,略短于翼。喙楔形、上翘,上喙暗黑色,下喙灰白带暗灰端;虹膜深褐;跗蹠及趾蓝灰色。
鸣叫特征:鸣声简单,包括短促高亢的单音“spik!”与快速重复形成的1–1.5秒颤音型“歌声”。歌声起始短促,随后15–20个高频倒V形音符,先升后降。亚种间略有差异:littoralis、olivaceus、neglectus组音调逐渐升高且音符较少。飞行时可连续发出“spik!”联络声。繁殖期黎明持续鸣唱,具领域宣示与招偶功能,两性皆唱。
生活习性:留鸟,栖息于海拔0–2200米的热带低地常绿林、半落叶林及高大次生林,偏好中上层及林缘。常单独或成对在混群中活动,沿藤蔓、枯枝攀爬觅食,利用上翘的喙凿开腐木取食昆虫及节肢动物,食物包括蚂蚁、白蚁、蜘蛛、甲虫、螽斯等。对人类干扰有一定耐受,但栖息地破坏可导致局部消失。
生长繁殖:繁殖期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12月至翌年6月,委内瑞拉5–6月。一夫一妻制,每年1–2窝,每窝2枚卵。双亲共同在3–10米高的腐朽树干中凿洞营巢,有时利用姬啄木鸟(Picumnus)旧洞,内衬软植物纤维。孵化期15–17天,育雏期13–14天,双亲共同孵卵、育雏。
区别辨识:与同属的纵纹翘嘴雀极为相似,但后者头、背及胸腹具明显浅色纵纹,且多分布于较高海拔。北纯色翘嘴雀几乎无纵纹,限低地。亚种间差异以羽色深浅、栗色浓淡及喉部色调为主:mexicanus色最栗;ridgwayi棕褐;littoralis喉偏黄,下体橄榄;neglectus色最淡;olivaceus下体最橄榄。
保护现状:IUCN: LC(无危)。与亚马逊纯色翘嘴雀合并评估,因分布广、数量大,部分区域位于保护区内。然而栖息地持续丧失导致种群呈下降趋势。
地理分布:繁殖区:墨西哥南部(韦拉克鲁斯、瓦哈卡)向南经中美洲、哥伦比亚至厄瓜多尔西部沿海,并东达委内瑞拉北部沿海及山地。非繁殖区无迁徙,全年留居。
其他: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北纯色翘嘴雀与亚马逊纯色翘嘴雀互为姊妹种,二者再与白喉翘嘴雀形成一支。该三支与细嘴翘嘴雀及纵纹翘嘴雀共同构成属内主要谱系。无杂交及化石记录。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北纯色翘嘴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北纯色翘嘴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