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短翅鸫

Philippine Shortwing Brachypteryx poliogyna

菲律宾短翅鸫(英文名:Philippine Shortwing,学名:Brachypteryx poliogyna),是雀形目鹟科短翅鸫属的鸟类。原被认为是白眉短翅鸫(现蓝短翅鸫, 蓝短翅鸫)的亚种,现已独立为物种。分布于菲律宾群岛的山地森林中,具有深色蓝灰色羽毛,雄鸟具隐蔽的白色眉纹,雌鸟则呈现灰棕色至腹部更淡。鸣声独特。

外形特征:成年雄鸟全身呈深蓝黑色,额头和眼周黑色,有明显的白色眉纹(通常隐藏)。雌鸟头部至肩部橄榄褐色,脸颊至下巴锈褐色,渐变为腹部的淡灰色,尾下覆羽红棕色。幼鸟整体黑色,带赤褐色斑点。喙、脚趾及跗跖均为黑色,虹膜深棕色。

鸣叫特征:鸣声为悠扬的哨音旋律,音符间断开,形成上行下行的旋律。叫声为重复的柔和双音节‘biirrick!’。

生活习性:栖息于各种类型的山地森林地面,包括竹林、蕨类和苔藓森林,活动于地面,觅食小型无脊椎动物,如陆生蜗牛。晨昏时分较为活跃。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为2月至8月。筑巢于地面附近,使用苔藓、竹叶、草、寄生根和蕨类植物建造,入口侧向,内衬细根和纤维。每窝产卵2-3枚,卵壳光亮白色。关于孵化和育雏的信息尚缺。

区别辨识:蓝短翅鸫婆罗洲短翅鸫的区别在于雌鸟喉部锈色或深棕色,下体暗灰或暗褐色,缺乏胸侧的栗色(montana)或腹面和头部部分的鲜明栗色(erythrogyna),尾部无栗色。鸣声与上述物种显著不同。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菲律宾群岛,包括吕宋岛、民都洛岛、内格罗斯岛、巴奈岛、棉兰老岛和巴拉望岛。

其他:菲律宾短翅鸫的分类历史复杂,曾被视为白眉短翅鸫复合群的一部分,现已确认为独立物种。其下的亚种mindanensis的歌声高度独特,可能代表了另一种潜在的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菲律宾短翅鸫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菲律宾短翅鸫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