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短翅鸫(英文名:Javan Shortwing,学名:Brachypteryx montana),是雀形目鹟科短翅鸫属的鸟类。雄鸟呈深蓝灰色,雌鸟为褐色,腹部略橙棕色,具有细长的黑腿和明显的白眉线。曾在物种分类中与多个其他地区的短翅鸫混为一谈,现已被确认为独特的物种。
外形特征:雄性蓝短翅鸫整体呈现淡蓝灰色,腹部颜色较淡,具有一条相对短小的可隐藏白眉。雌鸟头部和胸部为淡蓝灰色,背部、翅膀和尾巴为赤褐色,腹部为淡橙棕色,拥有较细的白眉。幼鸟为暗褐色,头部长有模糊的淡色斑点,下方有长的白色条纹。成鸟在成熟前,体羽为斑驳的棕色,翅膀、臀部和肛周区域带有不同程度的钝铜色。
鸣叫特征:鸣唱为一系列随机的、不和谐的哨声,声音平稳,节奏悠闲,带有不规律的停顿,长短乐句交替出现。叫声为短促、低沉的'kuk'或'tak'声,如同两块石头轻敲,通常单独发出,间隔不定。
生活习性:蓝短翅鸫栖息于海拔950-3000米的山地森林,偏好潮湿阴凉、苔藓覆盖的橡树、冷杉和杜鹃花丛中的浓密灌木、竹林和蕨类植物。它们在地上或靠近地面的木头和低枝上觅食,以小昆虫为主食,偶尔吃蜗牛和蠕虫。它们在清晨和傍晚较为活跃。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从10月持续到次年4月。巢穴建在离地面不远处的小灌木或树上,为一个隐蔽的穹顶状巢,入口侧向,由苔藓、树叶、草等材料构成,巢内通常产两枚白色蛋。
区别辨识:雄性蓝短翅鸫与爪哇蓝知更鸟相似,但尾巴较短,且缺乏白色的额头。雌鸟的背部、翅膀和尾巴为赤褐色,区别于其他类似物种。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蓝短翅鸫主要分布在爪哇岛的山区,属于当地特有种,限于爪哇和巴厘森林的特有鸟类区。
其他:蓝短翅鸫曾被视为白眉短翅鸫的一个亚种,现已根据遗传差异、羽毛和鸣叫的区别被确认为独立物种。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蓝短翅鸫的全球分布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蓝短翅鸫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