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锥嘴雀

Black-faced Dacnis Dacnis lineata

黑脸锥嘴雀(英文名:Black-faced Dacnis,学名:Dacnis lineata),是雀形目裸鼻雀科蓝锥嘴雀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亦见于厄瓜多尔太平洋沿岸和哥伦比亚西部的部分地区。栖息于低地至海拔1350米的多种森林类型。雄鸟以绿松石蓝与黑色形成鲜明对比,雌鸟则呈朴素的橄榄褐。

外形特征:体长10–11.5厘米,体重9.5–13克。雄鸟头顶、颈背、喉、胸及胁亮绿松石蓝,宽阔黑色面罩延伸至后枕与上背;尾及翼黑色,肩羽及三级飞羽缘绿松石蓝;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白色(指名亚种)或黄色(安第斯亚种)。雌鸟上体橄榄褐,翼、尾稍暗;喉淡灰,胸及胁淡褐至橄榄褐,腹及尾下覆羽白或淡黄;虹膜鲜黄,嘴黑色细尖,脚黑褐色。

鸣叫特征:不甚善鸣,常见叫声为0.15秒左右高频细颤音“Tsrrip”,音调7–10 kHz,有上扬、下滑或平直变型;另有罕见“Tsip”短促下滑音。雄鸟偶尔发出长达2分钟、杂乱无章的“歌曲”,由粗糙颤音、尖哨及下滑“cheep”混成,音域3–11 kHz。

生活习性:留鸟,栖息于森林树冠层,包括常绿 terra firme、várzea、林缘、次生林、咖啡荫蔽园及花园散树。主要在10 m以上觅食,偶降至林缘结果小树或灌木。常单独、成对或家族活动,亦加入混合鸟群,与其他唐纳雀、锥嘴雀、蜜旋木雀等一道活动。取食昆虫及小型果实,悬停或倒悬叶下捕食昆虫,亦作短距空中飞扑取果。

生长繁殖:繁殖记录稀少。哥伦比亚安第斯亚种在5–9月及12月有繁殖个体记录,其余信息缺乏。

区别辨识:雄鸟与绿旋蜜雀相比体型较小、嘴短,翅无橄榄色;与蓝锥嘴雀区别在于面部具显著黑斑;与白腹锥嘴雀相比背部黑色更多。雌鸟以橄榄褐上体、黄眼及锥形尖嘴区别于黄腹锥嘴雀(红眼、近水活动)及白腹锥嘴雀翠绿锥嘴雀

保护现状:IUCN: LC(无危)。指名亚种分布广泛,多个保护区内常见;安第斯亚种局地分布,虽森林破坏严重,仍可在破碎生境及次生林存活。

地理分布:繁殖区:指名亚种自委内瑞拉安第斯东坡、东哥伦比亚经厄瓜多尔、秘鲁至北玻利维亚,并横贯圭亚那及巴西亚马逊地区;安第斯亚种egregia分布于哥伦比亚西部,aequatorialis分布于厄瓜多尔西部及哥伦比亚西南极。非繁殖区:无迁徙,全年留居上述范围。

其他:安第斯亚种曾一度被视作独立种黄肩锥嘴雀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黑脸锥嘴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黑脸锥嘴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