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猛雀鹀

Bachman's Sparrow Peucaea aestivalis

巴氏猛雀鹀(英文名:Bachman's Sparrow,学名:Peucaea aestivalis),是雀形目雀鹀科珀卡雀鹀属的小型鸟类。特有于美国东南部。此物种以纪念约翰·巴赫曼牧师而得名。历史上的常见栖息地为成熟的开阔松树林,现今由于大量原始森林被砍伐,巴氏猛雀鹀常出现在如砍伐区和输电线路走廊等开放地带,保留着其偏好的草地条件。该物种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波动极大,目前在许多曾经普遍的地区变得罕见。政府机构关注的管理对象,尤其是在为濒危的红冠啄木鸟恢复的松林地区,同时保护了两种下降中的物种。

外形特征:巴氏猛雀鹀具有灰褐色上体,带红色条纹,下体呈淡黄色,腹部白色。头部有红褐色帽羽和眼线,脸部灰色。喙部上颚暗色,下颚较浅。翅膀弯曲处呈黄色。成年鸟总长度介于12.4至15.2厘米,体重约21克。雌雄相似,通过鸣唱比通过羽毛更容易识别。西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种群下方更明亮的黄褐色。

鸣叫特征:巴氏猛雀鹀的鸣唱开始为清脆的哨音,随后是一段类似鹪鹩的音乐般的颤音。后续乐句通常在音高上有所不同。

生活习性:巴氏猛雀鹀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松树林,偏好有草丛或灌木丛的下层植被。它们通常单独出现,最易在鸣唱时被发现。巴氏猛雀鹀是非迁徙性的居民,但在某些地区可能从较北部的领地撤退。它们主要以种子为食,也会捕食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季节从四月持续到八月,巢穴通常是建在地面附近的一簇草或灌木旁的穹顶状结构。雌鸟产下3至5枚蛋。巴氏猛雀鹀通常每年抚育两窝幼鸟,失败后会重新筑巢。

区别辨识:与Cassin's和伯氏猛雀鹀相似,但后两者分布和生境不同。与田雀鹀的区别在于后者有较小的喙和尾巴,白色眼环,脸面更朴素,有两条白色翼斑。

保护现状:IUCN:NT(近危)

地理分布:巴氏猛雀鹀主要分布在从佛罗里达半岛中部北至北卡罗来纳州东南部,西至俄克拉荷马州东部和德克萨斯州东部的美国东南部。历史上曾扩张至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等地,但后来随着森林恢复,种群在这些地区减少,北卡罗来纳州现在是其东部范围的最北端。

其他:巴氏猛雀鹀的睾丸大小与其体型相匹配,与近亲卡氏猛雀鹀形成对比,后者睾丸相对体重来说非常小。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巴氏猛雀鹀的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Get it on Google Play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