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鹀(英文名:Yellowhammer,学名:Emberiza citrinella),是雀形目鹀科鹀属的鸟类。雀形目的一种小型鸣禽,以其明亮的黄色头部和棕红色臀部著称。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从英国至西伯利亚中部,南至地中海北部山脉和北非部分地区。在中国极为少见,仅见于华北平原、北京、昌黎、新疆天山山地等地。
外形特征:雄性黄鹀具有醒目的黄色头部,黄色下体,胸腹部分有黑色条纹,背部呈暖棕色且有黑色条纹,臀部红褐色。雌鸟和幼鸟颜色较为暗淡,头部和胸部有较淡的黄色调,背部有橄榄色条纹。成年雄鸟体长约16.5厘米,体重20-36.5克。
鸣叫特征:其歌声以一系列短促音符开始,逐渐增强,最后以两三个拉长音结束,常被形容为“一点面包,没有奶酪”。
生活习性:偏好开阔地带,如灌木丛、石楠地、耕地和果园,冬季可见于农田和牧场。飞行时尾巴轻弹,飞行迅速。通常在地面觅食,主要以种子为食,繁殖季节会加入昆虫。
生长繁殖:繁殖期从四月开始,雄鸟在树上或灌木上建立领地并唱歌吸引雌鸟。雌鸟在隐蔽地点筑巢,每次产卵3-5枚,由雌鸟单独孵化,孵化期12-14天。雏鸟出生后由双亲共同喂养,11-13天后离巢。
区别辨识:与松鹀有相似之处,但黄鹀头部更黄,臀部更红,且鸣声不同。雌鸟和幼鸟可通过黄色色调和较淡的红褐色臀部与松鹀相区分。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从北极圈至南温带山地的西、中欧,北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至伊比利亚半岛北部,东至西伯利亚中部、高加索、伊朗、哈萨克斯坦、蒙古北部。在中国的分布极为有限,仅见于华北平原、北京、昌黎、新疆天山山地等地。
其他: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成功引入,成为当地常见鸟类。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了解更多黄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