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黄雀

Tibetan Serin Spinus thibetanus

藏黄雀(英文名:Tibetan Serin,学名:Spinus thibetanus),是雀形目燕雀科黄雀属的鸟类,鲜亮的黄色雀鸟。雄性藏黄雀上体呈橄榄绿色,下体明亮黄色,而雌鸟整体较淡,遍布斑纹,与雌鸟绿雀相似但斑纹更密。常见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至中国西部的山地针叶林和混交林中。

外形特征:体型小,约10-12厘米,重量10-12克。雄鸟拥有亮丽的橄榄绿色头部和上体,臀部及上尾覆羽黄色或浅绿黄色,尾羽黑色边缘黄,翼上覆羽黑褐色边缘绿黄,翼下覆羽及飞羽黑绿缘黄,次级飞羽细尖白色;眼周暗色,眉纹至颈侧及颈黄色,颊及耳羽绿黄色,眼下方弯月状黄色区域由窄绿黄色条纹环绕;喉及下体深黄色,胸部略带绿色,腹部至尾下覆羽渐白。雌鸟外观较为暗淡,上体橄榄绿且斑纹重,臀部及上尾覆羽淡黄或绿黄并有暗斑,翼尾同雄鸟,但翼覆羽及飞羽暗橄榄或黑褐色部分较多,翼覆羽及飞羽边缘及尖端黄绿,下体淡柠檬黄至白,侧胸、胁及尾下覆羽暗褐斑纹。幼鸟似雌鸟,但色泽更淡,上体略带黄褐色,斑纹轻微,臀部及上尾覆羽淡橄榄黄,翼尾同雌鸟,但大覆羽边缘及次级飞羽尖端黄褐色,下体浅绿,胸部、腹部及胁部细暗斑纹;一年生雄鸟具新旧对比的大覆羽,翼覆羽及飞羽边缘较窄且白色,背部及胁部有轻微斑纹。

鸣叫特征:发出一系列软弱的啾啾声,其歌声常为延长版的啾啾叫,通常为鼻音嗡嗡啾啾声,包含'zeezle-eezle-eeze'和额外颤音,包括'ti-ti tweeoo'的短语。最常见的叫声是一系列柔和的啾啾音,用于群体间的联系,也有呼噜声'twang'的音调;飞行中会发出一连串的啾啾声和短颤音,以及短暂急促的'chut-chut-chut'。

生活习性:藏黄雀主要以桤木和桦木的种子为食,觅食时既在灌木下地面活动也在树冠层。觅食时活跃不安,经常在树间移动。通常成对或小群活动,冬季则形成多达200只的大群。

生长繁殖:藏黄雀在混交林中繁殖,冬季则迁至较低海拔处。具体繁殖行为资料有限。

区别辨识:与绿雀相比,藏黄雀雌鸟斑纹更密集,且缺乏翼上的大块亮黄色斑。雄性藏黄雀的黄色更加鲜艳,上体为橄榄绿色。

保护现状:IUCN:LC(无危)

地理分布:繁殖区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藏南部和东南部,云南北部和四川西部及西南部)、印度东北部。非繁殖季节分布至尼泊尔中部。在中国大陆,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至中国西部的亚高山森林带。

其他:藏黄雀曾被归入Serinus属,后基于线粒体和核DNA序列分析被重新分类至Spinus属。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藏黄雀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藏黄雀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